跳转到内容

1900年代上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上海1900年代
上海历史年代
19世纪以前上海
1800年代上海
1810年代上海
1820年代上海
1830年代上海
1840年代上海
1850年代上海
1860年代上海
1870年代上海
1880年代上海
1890年代上海
1900年代上海
1910年代上海
1920年代上海
1930年代上海
1940年代上海
1950年代上海
1960年代上海
1970年代上海
1980年代上海
1990年代上海
2000年代上海
2010年代上海
2020年代上海
各年份上海 1900年1901年1902年1903年1904年1905年1906年1907年1908年1909年1910年
1933年的上海市中心区,大体上也就是1899年上海的全部市区范围:南市的华界,北部苏州河两岸的公共租界,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法租界

1900年上海法租界扩展[编辑]

义和团事变[编辑]

1900年8月17日,上海进入警备,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影响不断扩大,在上海的外国势力开始组织自己的防御力量。

黎黄氏事件[编辑]

1905年,由于公廨错审黎黄氏案件,上海民众发生暴动,围攻巡捕房。

南京路的兴起[编辑]

哈同

1901年哈同脱离新沙逊洋行,自己独立创办哈同洋行,专营房地产业。他对南京路的开发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租界内的商业中心还位于南部靠近旧城的广东路福州路南京路当时还很冷清。不过,随着1899年公共租界向西、北、东三面大规模拓展后,从宏观角度来看,不久这里必将成为全上海新的商业中心。南京路和福建路口有一座虹庙,罗迦陵经常到那里烧香,听信该庙住持的劝说,便鼓动丈夫多多购进南京路两侧的地产。随后又出资60万两,用名贵的铁藜木铺设南京路的路面,使这马条路成为上海最为平整的道路,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博取了做善事的好名声,提升了哈同洋行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使其在南京路的房地产大为增值。不久,在1908年,东西横贯上海的该市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走向也正是沿着南京路,那里成为上海交通最方便的地方,很快店铺云集,又成为上海商业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在数年间地价上涨千倍以上。一首民谣这样称赞他:“哈同哈同,与众不同。看守门户,省吃俭用;攒钱铺路,造福大众。筑路,筑路,财源亨通。”哈同去世前,占有南京路地产的44%,永安公司新新公司、慈淑大楼(今东海大楼)的地皮都是哈同的产业,两侧凡是“慈”字头的房产,如慈裕里、慈庆里、慈顺里、慈丰里、慈永里等,也都是哈同的产业。

1904年,哈同开始在沪西静安寺路购地300亩,花费70万两银元,由罗迦陵聘请乌目山僧人黄宗仰设计,到1910年建成了上海最大最豪华的一座私人花园,并以罗迦陵的名字命名为爱俪园(哈同花园),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湖沼,完全是典型的中国式园林,据称是模仿了《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因而号称海上大观园。整个园林共有景点60余处,每处均冠以美丽的名字,是当时上海最大、最为豪华的私家花园。

黃埔江口航道水利整理[编辑]

依據《辛丑條約》簽訂其附件規定大清與海外合資、疏浚上海黃浦江航道的條款,經多方協商最終達成協議:所有改善及保全黃浦河道,包括吳淞內外沙灘各工,均由江海關道及稅務司管理,大清一方承擔全部經費。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大清政府成立黃浦河道局(上海黃浦江浚浦局),被迫每年撥銀46萬海關兩,以20年為期治理黃浦江[1][2]辜鸿铭於1905年11月11日被任命為為浚浦局(浚治局)督辦(「監督」或「總辦」)。

荷蘭工程師奈格(J.D.Ryke)在應上海工部局聘任下於1906年6月擔任浚浦局總工程師,成為整治吳淞口的第一位外國專家。其於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主持開始進行黃浦江改善施工,在其1909年(宣統元年)返回荷蘭前,他在黃浦江上進行過了多項河道工程,包括吳淞碼頭(建於黃浦口)和高橋新航道;黃浦江治理工程累計耗銀六百四十三萬兩,佔當時大清全部計劃治理經費的89%,但工程僅完成一半[1]。不過他所做工作是成功消除了大部分淺灘,實現了黃浦航道整治的初步目標:詩黃埔江口最低水深由15英尺加深至21英尺,高橋新航道由2-3英尺加深至19英尺[3]

參考[编辑]

  1. ^ 1.0 1.1 徐, 其华; 宋, 德蕃; 胡, 昌新 (编). 第六编江河治理 第二章黄浦江 第一节 河道整治. 上海水利志.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 1997. ISBN 9787806183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9). 
  2. ^ 吴思远. 辜鸿铭与浚浦局贪腐案. 中华读书报 (光明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9). 
  3. ^ Biography of Johannis de Rijke, 2011; A History of Shanghai Dredging Corporation (1905-1988) (上海航道局史,第一部), 文汇出版社, 1988, pp.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