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粉丝文化

粉絲文化(英語:fandom),又稱為粉絲圈子迷文化[1][2],指的是由熱衷事物的愛好者(fans,音译为粉絲)所形成的文化,這些爱好者會与有共同兴趣的人产生共鸣。一個典型的粉絲對於其所喜好的某一特定對象的甚至一個小細節都感到迷戀,並為此花上大量的時間精力,通常會通過社交網站實現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為偶像籌款);這一點有區別於抱有一般好感的普通粉絲。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能夠確認到的最早使用紀錄是在1903年,指的是以體育為興趣的現象(對體育的興趣)。

中國大陸的粉絲文化,稱為飯圈文化[3],飯是英文fans的諧音,在社會各界都有不少争议。饭圈文化也蔓延至体育圈、学术圈等[4]

參見[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1. ^ 柯裕棻,文化批判論壇第卅七場「粉都(Fandom):迷文化研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研究學會, 2005年。
  2. ^ 陶東風,《粉絲文化讀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京大學出版,2009年2月,ISBN 9787301147061
  3. ^ 飯圈經濟:要麼花錢要麼花時間,還有一套網絡術語. BBC News 中文. 2021-09-08 [2024-05-31] (中文(繁體)). 
  4. ^ 该如何对待饭圈文化向体育界蔓延?. 中国青年网. 2023-12-07 [2024-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