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刘维宁 (1955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刘维宁 (刘少奇之孙)
刘维宁
原文名Алексей Климович Федотов
罗马拼音Aleksei Klimovich Fedotov
本名阿列克谢·克里莫维奇·费多托夫
性别
出生1955年(68—69歲)
 苏联莫斯科
居住地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国籍 俄羅斯
永久居留权 中国
籍贯湖南省宁乡县
母校莫斯科航空学院
家乡 俄羅斯莫斯科
配偶冬妮娅
父母刘允斌(父亲)
亲属刘少奇(祖父)

刘维宁(1955年),俄文阿列克謝·克里莫維奇·費多托夫(俄語:Алексей Климович Федотов),昵稱阿廖沙(俄語:Алёша),生于苏联莫斯科俄罗斯国籍,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原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的长孙,是刘少奇长子刘允斌和玛拉·费多托娃之子。

生平[编辑]

刘允斌14岁时到苏联学习。1950年,刘允斌(俄文名:Клим,克里木)与在莫斯科大学留学时的俄罗斯籍同班同学玛拉·费多托娃结婚,育有一女(索妮娅)一子(阿廖沙)。1957年,刘允斌回中国工作。当时处于中苏交恶前夕,玛拉决定带着子女留在苏联。1958年,刘允斌、玛拉离婚,索妮娅、阿廖沙随母亲玛拉在苏联莫斯科生活,并改随母姓。1960年刘少奇访问苏联时会见过玛拉、玛拉的父亲、索妮娅、阿廖沙,那是阿廖沙和刘少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面。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和时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政争失败,1969年悲惨病逝,刘允斌也于1967年在包头卧轨自杀身亡。索妮娅、阿廖沙姐弟因为和母亲在苏联而未受到波及。[1][2]

阿廖沙在莫斯科一直过着平民百姓的生活。为避免麻烦,在苏联、俄罗斯生活的数十年中,自上中学直到进入工作单位,阿廖沙从不向人提起祖父及父亲,也从不在亲属栏中填写刘少奇、刘允斌之名。他自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后,进入苏联国家航天指挥中心(后为俄罗斯国家航天指挥中心)工作,成为高级工程师。1998年,刘少奇诞辰100周年时,中国政府给他寄来一封邀请函,这是王光美的意思,他向工作的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提出申请,但因工作涉及国家机密,所以上级不批准,需等军事管理局及国家安全局的批示,耽搁许久,最终收到批复时,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已过去。[2]

此事过后,阿廖沙开始办理提前退役,但上级不批准,阿廖沙到法院申诉胜诉后于1998年退役。因其工作涉及国家机密,按照规定,退役后五年才能出国。5年后的2003年,阿廖沙第一次到中国,受到王光美的欢迎,王光美召集了刘少奇家族所有能来的亲戚和他聚会,他还去了宁乡县花明楼参观了刘少奇故居。此后他多次来中国访问。几年后,已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阿廖沙开始定居于中国广州市番禺区,并时常来往于中俄两国之间。2007年,他曾担任“第二届(广州)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顾问。他在广州创办了一家为中俄贸易服务的非商业组织。[2][3]

家庭[编辑]

  • 祖父:刘少奇(中国第二任国家主席)
  • 祖母:何宝珍(又名何葆贞)
  • 父:刘允斌,刘少奇长子
  • 母:玛拉·费多托娃
  • 兒子:劉安東,俄文名安東·阿列克謝耶維奇·費多托夫(俄語:Антон Алексеевич Федотов),現從事中俄貿易[4]
  • 女兒:劉麗達(1982年12月28日-),俄文名馬加麗塔·阿列克謝耶芙納·費多托娃(俄語:Маргарита Алексеевна Федотова),現任俄羅斯-亞洲工業企業家協會第一副主席、俄羅斯-菲律賓商務理事會副主席[5]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