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躁狂症
躁狂(发作)
类型心境障碍
治療心理治療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精神病学
ICD-10F31.1, F30
ICD-9-CM296.0 Single manic episode, 296.4 Most recent episode manic, 296.6 Most recent episode mixed
MeSHD001714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躁狂mania;台湾又称狂躁[1],中国大陆又称躁狂症[2]),又称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3][4],是以心境高涨、精力旺盛和活动增加等为特征的一种极端心境状态[5][3][4][6]

虽然“狂躁”经常被视为是抑郁的对立面,但是高涨的情绪种类既可以是欣快感也可以是发怒。随着狂躁症越来越严重,易怒情绪将越来越外泄,并导致暴力行为

病因[编辑]

一、遗传因素

二、体质因素:循环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好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中胚叶型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三、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1.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2.中枢5一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3.多种胺代谢障碍假说。4.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四、精神因素:狂躁抑郁性精神病的发病可能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关,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特征[编辑]

  1. 狂躁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特征有:
  2. 感觉过分自信,甚至有浮夸想象
  3. 比平常需要更少的睡眠.
  4. 无法停止说话
  5. 思想飞快转动.
  6. 很容易分神
  7. 在性生活和社交场合中太活跃,工作或学习当中能发挥超常,或大部分时间都觉得激动不安.
  8. 进行快乐的活动不考虑后果.
  9. 不会考虑长时间的坐在一个地方.
  10. 过于严格的处理事情。

外部链接[编辑]

參見[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国家教育研究院. 乐词网:mania[OL]. 台北:台北院区语文教育及编译研究中心[2024].
  2.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术语在线:mania[OL]. 北京:北京市电通电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024]. https://www.termonline.cn/search?searchText=mania.
  3. ^ 3.0 3.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世界卫生组织). Mood disorders // 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 用于死因与疾病统计的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 [DB/OL], 2019 (2024-01) [2024-05].
  4. ^ 4.0 4.1 世界卫生组织.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 [M].王振黄晶晶,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93-95. 978-7-117-34848-5.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障碍诊疗规范 [S/OL]. 2020年版: #. 原始文件.
  6. ^ Berrios GE. Of mania. History of Psychiatry. 2004, 15 (57 Pt 1): 105–124. PMID 15104084. doi:10.1177/0957154X0404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