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余爵

大明兵部員外郎
籍貫 河南禹州
字號 字天有
出生 生年不詳
逝世 崇禎十四年十二月(1642年)
出身
  • 天啓四年甲子科河南鄉試舉人
  • 崇禎元年戊辰科同進士出身

余爵(?—1642年),字天有,河南禹州梁北镇余楼村人。明末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天启四年(1624年)乡试中举,崇祯元年(1628年)三甲第一百八十一名進士。崇祯四年(1631年),授撫寧縣知縣。[1]政绩卓著,清查通县绝地一百一十余顷,变价六千五百余两,深得山海巡抚楊嗣昌賞識。[2]以母喪归里。服丧期满,补山東章丘知县。崇祯十年(1637年),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调任员外郎,不久因病罢归。

杨嗣昌出督师,以余爵為参谋军事。[3]嗣昌入川,余爵与张克俭同守襄阳。後來襄阳城陷[4],余爵脱走,追隨督师丁启睿,破敵於邓州。崇禎十四年十二月(1642年初),李自成陷许州,开封危急。余爵监左良玉军,战败被俘殺。其侄敦华同死。[5]赠太仆少卿。[6]

家族[编辑]

祖籍江西省高安县,万历中迁许昌

参考资料[编辑]

  1. ^ 康熙二十一年《抚宁县志》:余爵,字天有,河南禹州人,由进士崇祯四年任。釐奸剔弊,吏胥畏服,历兵部职方司。
  2. ^ 清汪楫编《崇祯长编》:崇祯五年九月丙申朔。壬戌,山永巡抚杨嗣昌疏荐抚宁知县余爵,能以洁己爱民之心,谋通变宜民之术,清查通县绝地一百一十余顷,变价六千五百余两,请特加录叙,以示鼓励。其变价银行,臣等措置以充市本庶,循良竞劝,军国有裨。章下所司,看议。
  3. ^ 李逊之《崇祯朝野纪》:十一年戊寅七月,枢辅杨嗣昌上四事机宜疏,请于卿寺科道等官,不拘常格推补。臣部侍郎其久推不至者,俟其到日,于衙门填补。盖指惠世扬、吴甡也。末云职方一司,紊冗之极,时设协理员外,分任其劳,而余爵久推不至,请以武选主事孙嘉绩升补,而车驾主事漆嘉祉等到任无期,请饬吏部遴选别部有才望者速行调补。
  4. ^ 《明史·张克俭传》:十二年擢湖广佥事,监郧、襄诸军。杨嗣昌镇襄阳,深倚仗之。张献忠、罗汝才之败也,小秦王、浑世王、过天星等皆降,嗣昌处之房、竹山中,命克俭安辑。十四年二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未闻命,献忠令人假督府军符诳入襄阳城。克俭不能辨,夜分,贼从中起,焚襄王府。克俭仓皇奔救,为贼所执,大骂死。推官邝曰广、摄县事李大觉、游击黎民安死焉。
  5. ^ 计六奇《明季北略》:监军兵部主事余爵,字天有,颖川人,崇祯辛未进士,率兵援沛,力战被执,骂贼不屈,与侄敦华同死。
  6. ^ 《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一·忠義五》:明年,賊犯開封,監軍主事余爵、監軍僉事任棟先後戰死。棟,永壽人,由貢生為萊州通判。崇禎四年,李九成等叛,棟佐知府朱萬年共守。萬年與巡撫謝璉為賊所誘執,棟與同知寇化、掖縣知縣洪恩炤助大帥楊御蕃力拒。圍解,論功進秩,屢遷保定監軍僉事。十四年從總督楊文岳南征,鳴皋鎮之捷,與有功。尋與總兵虎大威破賊平峪,再破之鄧州。明年正月,從解開封圍。尋戰郾城,大捷。後從援開封,會左良玉大潰於朱仙鎮,賊來追,棟力戰,歿於陣。余爵,禹州人。崇禎元年進士。歷知撫寧、章丘。遷職方主事,罷歸。楊嗣昌出督師,請爵以故官參謀軍事。嗣昌入蜀,命與張克儉同守襄陽。城陷,爵脫走,從督師丁啟睿於河南,破賊鄧州。十五年,開封圍急,監左良玉軍往援,戰敗被執,罵賊死。姪敦華亦遇害。棟贈太僕卿,爵太僕少卿。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二百九十三》,出自《明史
官衔
前任:
李方溏
明朝章丘縣知縣
1636年-1637年
繼任:
萬世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