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自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潘自牧(?—?),字牧之。南宋金华人。

祖上自括蒼徙居金華,後為地方望族,好賑恤地方。潘好古之孙。父潘景憲早歲從學於呂祖謙,由太學登進士第。[1]自牧的生年不详,出身儒学世家,早歲以恩补台州司户,婚配趙善臨之四女趙氏。慶元二年(1196年)丙辰進士,[2]授福州州学教授。慶元六年著成《記纂淵海》一百卷,有胡維新陳文燧為其補注。由王嘉賓刊刻。歷官潭州分司糧料院太平縣常山縣令、奉議郎龍游知縣。卒年不詳。朱熹曾為其墓作銘文。

注釋[编辑]

  1. ^ 《金华府志》載:其父“景宪字叔度,九岁以童子贡京师,后由太学登进士第。”
  2. ^ 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考證:“《寰宇通志》卷二八云:‘自牧,慶元二年鄒應龍榜進士。據《宋會要輯稿》選舉二,慶元元年無貢舉,知中進士必在慶元二年。’”

參考書目[编辑]

  • 曹珍.潘自牧及其《记纂渊海》研究[D].2019.
  • 許淑芬,《潘自牧《記纂淵海》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