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鲍里斯·普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鲍里斯·卡尔洛维奇·普戈
Бори́с Ка́рлович Пу́го
Boriss Pugo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克格勃主席
任期
1980年11月21日—1984年5月22日
前任朗金·阿夫久克维奇
继任斯坦尼斯拉夫·祖库尔
拉脱维亚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任期
1984年4月14日—1988年10月4日
前任奥古斯特·沃斯
继任贾尼斯·瓦格里斯
苏联共产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任期
1989年9月30日—1991年4月23日
前任米哈伊尔·索洛缅采夫
继任叶夫根尼·马霍夫
苏联内务部长
任期
1990年12月1日—1991年8月22日
前任瓦季姆·巴卡京
继任瓦西里·特鲁辛
个人资料
出生(1937-02-19)1937年2月19日
 苏联加里宁
逝世1991年8月22日(1991歲—08—22)(54歲)
 苏联莫斯科
公民权 苏联
政党蘇聯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
配偶瓦莲京娜·普戈(1938—1991)
获奖
列宁勋章 劳动红旗勋章 红星勋章 荣誉勋章

鲍里斯·卡尔洛维奇·普戈,拉脫維亞語Boriss Pugo;俄語:Бори́с Ка́рлович Пу́го;1937年2月19日—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人,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拉脱维亚克格勃主席,拉脱维亚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苏联内务部长等职务。1991年参与八一九政变,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一员。八一九政变失败后,普戈在枪杀了妻子后自杀。

生平[编辑]

  • 1937年2月19日出生于苏联加里宁市(特维尔)的一个拉脱维亚裔革命军人家庭。父亲卡尔·普戈是拉脱维亚步枪兵,曾参与过十月革命和苏俄内战。1930年代曾在莫斯科的内务人民委员会工作。40年代任拉脱维亚共产党(布)里加市委第一书记。
  • 1955年-1958年,拉脱维亚国立大学学习。
  • 1958年-1960年,里加理工学院学习,获机械工程师资格。
  • 1960年,里加电机厂设计室工程师。
  • 1961年1月-10月,共青团里加电机厂团委书记。
  • 1961年10月-12月,共青团里加市无产阶级区团委第二书记。
  • 1962年-1963年11月,共青团里加市无产阶级区团委第一书记。1963年4月加入苏联共产党。
  • 1963年11月-1968年2月,苏共中央青年组织部副部长。
  • 1968年2月-1969年4月,拉共里加市委组织部长。
  • 1969年4月-1970年6月,拉脱维亚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
  • 1970年6月-1974年4月,苏联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 1974年4月-11月,苏共中央巡视员。
  • 1974年11月-1975年7月,拉共中央组织部长。
  • 1975年7月-1976年10月,拉共里加市委第一书记。
  • 1976年10月-1977年5月,克格勃捷尔任斯基学校国家安全机构作战人员培训班学习,获克格勃上校军衔。
  • 1977年5月-1980年,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克格勃监察部长。期间,1977年6月-1980年,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克格勃第一副主席。
  • 1980年11月-1984年4月,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克格勃主席,少将军衔。
  • 1984年4月-1988年10月,拉共中央第一书记。期间,1984年6月-1989年1月,苏军波罗的海军区委员。
  • 1988年10月-1991年4月,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 1990年12月-1991年8月,苏联内务部长。1991年2月晋升上将军衔。期间,1991年3月-8月,苏联安全委员会成员。
  • 1991年8月19日,普戈成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政变失败后,委员会成员被捕。8月22日,普戈在杀死妻子后自杀,终年54岁。1992年2月葬于莫斯科特罗耶库罗夫公墓

普戈是苏共25-27大代表,第19次代表会议代表,第27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27届中央委员;第11届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苏联人民代表;第7-11届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

荣誉[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