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香港年報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篇條目對於主題的介紹明顯欠中立性, 對於年報的官方觀點, "年年如是"的章節, 編輯者未有仔細的分析與論述, 供讀者作更仔細的判決.

有關香港年報中文化的部分, 應該輔以七十年代"中文化運動"的背景資料作說明.

不同時代的香港年報, 在封面設計, 篇章安排, 內容呈現等, 均有不少區別. 依目前條目內容來說, 上述的變化並沒有充分的呈現. 我並不理解為何編輯者要特別借陳易希"見報"作做文章, 因為選取傑出市民圖片作為香港年報內容, 做法已經沿用多年 陳易希只是其中一例, 卻不是特例. 故此我認為這是此條目欠中立性的主要根據

再者, 香港年報最早亦不可能出現於1970年代, 我曾經拜讀過50年代的香港年報, 故此條目真確性亦有待改善.

我建議編輯者作出以下的改善: 1. 翻閱歷年香港年報, 針對年報的頁數, 封面圖片, 篇章數, 前言(是否收錄;作者及主題為何),價格等資料, 作表列式的比較 2. 厘清幾個問題:

  1.香港年報於何時開始出版? 2.香港年報中文版本是何年開始? 3.官方的中文版本於何年開始? 4.香港年報的毛筆題字於何年取代?
  6.香港年報於何年開始有光碟/互聯網版本? 7.香港年報的編輯與各部門概覽有何關係?

3. 討論幾個問題:

  1.香港年報如何呈現官方觀點(包括回歸前後) 2.抗衡香港年報的民辦年報(即華僑日報推出的香港年鑑;商務出版的圖錄香港大趨勢)
  2.香港年報的實用價值

希望以上意見, 有助於編輯者共同提昇此條目的質量。--tksteven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香港年報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27日 (四) 21:4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