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Bluedecklibrary/城巴5B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direct2|中巴5B線|來往石塘咀至大坑的5B線|中巴5B線 (第一代)}} {{NoteTA |1=zh-hk:干諾道; zh-tw:干諾道; zh-cn:干诺道 |2=zh-hk:皇后像廣場; zh-tw:皇后像廣場; zh-cn:皇后像广场 }} {{公共汽車路線資訊 |路線名稱 = 城巴5B線 |外文名稱 = Citybus Limited Route No.5B |代表圖像 = Citybus8116 5B.jpg |經營者 = 城巴 |所屬車廠 = 創富道車廠 |路線用車 =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8110-8319)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8320-84XX)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混能巴士(8401) |起點站 = 堅尼地城 |途經地點 = 石塘咀西營盤上環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香港大球場(部份時段) |終點站 = 香港大球場怡和街 |路線性質 = 來回線 |全程行駛里程 = 8.6公里 |全程行車時間 = 63分鐘 |服務時間 = |起點站服務時間 = 05:25-02:00 |終點站服務時間 = 香港大球場開:06:00-00:00
怡和街開:00:15-02:40 |班次頻率 = 星期一至五:7-20分鐘一班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20分鐘一班 |全程收費 = HK$3.4 |服務時間以外替代路線 = 紅色公共小巴(北流水) |主要競爭交通 = 紅色公共小巴(北流水)、香港電車港鐵}}

城巴5B線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堅尼地城銅鑼灣香港大球場)。本線於深夜時份改以怡和街為循環點,不經東院道及香港大球場。

簡介及歷史[编辑]

現在的5B線是香港島第2條採用5B號碼的路線,首條為1952年至1960年期間服務的最初來往大坑石塘咀的路線。

現時的5B線在1968年5月9日起投入服務,當時由中巴營辦,來往堅尼地城及灣仔碼頭。在1974年4月16日起,本線延長往銅鑼灣(百德新街),同日起西行改經德輔道西,同年8月取消假日服務。在1978年12月16日起,本線延長至摩星嶺,以替代同日取消的56號線(西環山市街-摩星嶺)。1986年12月15日起,由於來往摩星嶺的乘客量不足,本線改為只在平日繁忙時間以摩星嶺為總站,其餘時間則以原堅尼地城作為總站。在1991年本線更延長至掃桿埔,以方便該區與政府大球場的乘客(該區自1985年17號線取消後一直沒有公共交通服務),並改為循環線。

1993年9月1日起,城巴接辦中巴26條巴士路線(Network 26 新里程),5B為其中一條。城巴接辦後,即以空調巴士與非空調巴士混合行駛,並把東行的路線更改,途經中環一段干諾道中,以求提高乘客量,可是在次年就被打回中巴原形,改回途經德輔道中,同時因應西環居民對對外深宵交通的訴求,於1994年把服務時間延長至午夜,在1996年10月7日起更延長服務時間至凌晨2:00,成為現時全港服務時間最長的巴士路線。而銅鑼灣開出的尾班車則為凌晨2:40,為香港境內所有日間常規路線之中(非N線)最遲開出尾班車的,但23:30之後由堅尼地城開出之班次均不會繞經掃桿埔及大球場而直接由怡和街開出,由1999年8月22日起,本線所有班次改以堅尼地城為總站,不再往摩星嶺[1]

2006年8月22日起,增設與{{CTB|N11}}線的八達通轉乘優惠[2]

2015年9月13日起,往銅鑼灣方向的遮打道遮打大廈」分站永久取消,改停德輔道中「德忌利士街」及美利道[3]

2016年5月15日起,本線取消循環運作,改為雙向模式運作,仍以東院道香港大球場對出為總站[4]

服務時間及班次[编辑]

堅尼地城 銅鑼灣
日期 服務時間 班次(分鐘) 日期 服務時間 班次(分鐘) 開出地點
星期一至五 05:25-06:30 15-18 星期一至五 06:10-09:10 20 香港大球場
06:30-09:30 10-15 09:10-10:00 12-14
09:30-17:30 7-9 10:00-18:50 7-10
17:30-00:00 10-15 18:50-00:00 12-15
00:00-02:00 15 00:15 怡和街
00:25-02:40 15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05:25-06:30 10-18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06:10-09:10 20 香港大球場
06:30-00:00 10-15 09:25
00:00-02:00 15 09:40-17:56 10-12
17:56-19:50 12
20:02
20:15-00:00 15
00:15 怡和街
00:25-02:40 15

收費[编辑]

全程:$3.4 {{fare-remarks|CTB|fcs=Y}}

八通達轉乘優惠[编辑]

乘客登上本線後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以下路線,或從以下路線登車後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車資折扣優惠:

18P往堅尼地城 → 5B往堅尼地城,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90分鐘
5B←→12,次程可獲$2.7折扣優惠,轉乘時限為90分鐘
  • 5B往堅尼地城 → 12往羅便臣道
  • 12往中環 → 5B往銅鑼灣
5B←→43M,轉乘時限為90分鐘
  • 5B往堅尼地城 → 43M往田灣邨,回贈首程車資
  • 43M往石塘咀 → 5B往銅鑼灣,次程車資全免
5B←→西隧及機場路線
  • 5B任何方向 → 930/930A往荃灣或E11往機場,次程可獲$1.5折扣優惠,轉乘時限為60分鐘
  • 930/930A往灣仔 → 5B任何方向,次程可獲$1.5折扣優惠,轉乘時限為90分鐘,祇適用於在九龍或新界登上首程車的乘客
  • E11往天后站 → 5B任何方向,次程可獲$1.5折扣優惠,轉乘時限為120分鐘,祇適用於在九龍或新界登上首程車的乘客
  • 5B任何方向 → 962/962B/962X、967、969/969A/969B往新界,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60分鐘
  • 962/962A/962B/962P/962S/962X、967、969/969A/969B → 5B任何方向,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120分鐘,祇適用於在九龍或新界登上首程車的乘客
  • 5B往銅鑼灣 → A12往機場,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60分鐘
  • A12往小西灣 → 5B往堅尼地城,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120分鐘,祇適用於在機場或青嶼幹線繳費廣場登上A12線的乘客
  • 5B往銅鑼灣 → N11往機場,回贈首程車資,轉乘時限為120分鐘
  • N11往中環 → 5B往堅尼地城,次程車資全免,轉乘時限為120分鐘,祇適用於在九龍或新界登上首程車的乘客

使用車輛[编辑]

主要以富豪奧林比安為主。因應本線及其他西區路線(如5、10)的龐大需求及大量流水客量,城巴於2001年11月至2002年4月更特別把25輛富豪奧林比安12米巴士(編號511-535)下層的部份座椅拆除,改作企位位置(俗稱水塘位,所以該批車被稱為「水塘豪」),以提高巴士的載客量及加快乘客流動速度。

早期猛獅24.350(車隊編號2500)及猛獅NL262型巴士(車隊編號15xx)剛投入服務時,曾在5B線服務,但近年已調派到其他路線服務。

在2010-2014年,本線陸續增派最新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81xx-84xx)行走本線,特點為採用曲梯/方梯上落,以及其中8361或之後的同款巴士,為城巴載客量最高的12米低地台巴士(137人),進一步提升本線的服務。

為進一步改善空氣質素,新創建於2013年獲政府資助購買3輛配置歐盟六型引擎混合電能及柴油版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雙層低地台空調巴士[5],其中城巴獲編配2輛,已於2014年9月運抵香港,其中8401/TA5575於2014年11月22日首航本線,是全香港第四條,亦是城巴首條採用歐盟六型引擎混合電能及柴油雙層空調巴士行走的路線。隨後城巴安排一輛Enviro500 MMC 12米(8461)固定行走此路線,用作測試及比較兩者性能,以便向政府提交試驗報告。

行車路線[编辑]

堅尼地城開經:西寧街域多利道加多近街吉席街堅彌地城海旁德輔道西干諾道西干諾道中急庇利街德輔道中遮打道美利道金鐘道軒尼詩道怡和街高士威道、(伊榮街銅鑼灣道*及東院道*。

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的班次不經斜體字之路段,改經歷山大廈遮打花園的一段德輔道中。
*每日23:30後開出的班次,於抵達高士威道後,將改經伊榮街返回邊寧頓街原有路線,不經銅鑼灣道、東院道、加路連山道及禮頓道。

銅鑼灣開經:加路連山道*、禮頓道*、邊寧頓街、怡和街、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摩利臣街、干諾道西、德輔道西、堅彌地城海旁、山市街卑路乍街、域多利道及西寧街。

*每日00:00後開出的班次,不經加路連山道及禮頓道。

沿線車站[编辑]

本線的走線圖
堅尼地城 香港大球場怡和街
序號 車站名稱 位置 序號 車站名稱 位置
1 堅尼地城 堅尼地城(西寧街)巴士總站 1# 香港大球場 東院道
2 西市街 域多利道 2# 加路連山道 加路連山道
3 爹核士街 吉席街 3# 邊寧頓街 邊寧頓街
4 卑路乍灣公園 堅彌地城海旁 4 怡和街 怡和街
5 歌連臣街 堅彌地城海旁 @ 希慎廣場 軒尼詩道
6 皇后大道西 德輔道西 5 堅拿道東 軒尼詩道
7 山道 德輔道西 6 天樂里 軒尼詩道
8 嘉安街 德輔道西 7 廣生行大廈 軒尼詩道
9 西區警署 德輔道西 8 修頓球場 軒尼詩道
10 正街 德輔道西 9 晏頓街 軒尼詩道
11 東邊街 德輔道西 10 太古廣場 金鐘道
12 修打蘭街 德輔道西 11 中銀大廈 金鐘道
13 永安中心 德輔道中 12 置地廣場 德輔道中
14 恒生銀行總行 德輔道中 13 中環街市 德輔道中
15 德忌利士街 德輔道中 14 急庇利街 德輔道中
16* 皇后像廣場 遮打道 15 西港城 干諾道西
17* 美利道 美利道 16 皇后街 德輔道西
^ 歷山大廈 德輔道中 17 紫薇街 德輔道西
^ 遮打花園 德輔道中 18 正街 德輔道西
18 金鐘站 金鐘道 19 水街 德輔道西
19 盧押道 軒尼詩道 20 山道 德輔道西
20 史釗域道 軒尼詩道 21 中遠酒店 堅彌地城海旁
21 杜老誌道 軒尼詩道 22 山市街 堅彌地城海旁
22 崇光百貨 軒尼詩道 23 聯邦新樓 卑路乍街
23# 聖保祿醫院 銅鑼灣道 24 加惠民道 域多利道
24# 聖光堂 東院道 25 堅尼地城 堅尼地城(西寧街)巴士總站
25# 東華東院 東院道
26# 香港大球場 東院道
註:
  1. 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停有 * 號之車站,改停有 ^ 號之車站
  2. 每日23:30後由堅尼地城開出的班次,不停有 # 號之車站,並加停有 @ 號之車站

使用狀況[编辑]

此路線班次頻密、收費廉宜,再加上能直達銅鑼灣心臟地帶,故一直客似雲來,是往返中西區及灣仔區的主要路線之一。在凌晨零時至二時許,此路線更為中環來往灣仔及銅鑼灣乘客的首選,因為車資相比通宵路線低得多。

但由於此路線並非特快路線,且日間中上環一段行車較緩慢導致車程冗長,故除夜間及凌晨時段班次以外,以短途乘客佔多數。

根據歷年相關文件中的資料顯示,此路線客量數據如下:

  • 1974年10月4日:據工務局交通運輸調查部調查結果顯示,此路線堅尼地城方向當日錄得共6,174人次乘車,銅鑼灣方向則為5,545人次。在實際開出班次(149)多於表定班次(139)下,最繁忙一小時的載客率仍高達125%(銅鑼灣方向,09:00-10:00)或120%(堅尼地城方向,17:00-18:00),可見極有加班的需要。
  • 1993年2月[6]:當時每月乘客量為215144人次。
  • 2014年:繁忙時段平均載客率為89%;而非繁忙時段平均載客率則為68%[7]
  • 2015年:在西港島綫通車前,最繁忙半小時的平均載客率為93%;而通車後則為38%,錄得乘客量下跌35.9%。[8]
  • 2016年8月:來回方向的全日最高一小時載客率約為50-60%。[9]

參考資料及注釋[编辑]

{{reflist}}

  • 《香港島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40頁,ISBN 9789888310067,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4年11月

外部連結[编辑]

{{commonscat|Citybus Route 5B}}

城巴

{{香港中西區巴士路線列表}} {{灣仔區巴士路線列表}}

005B 005B 005B 005B

  1. ^ 《二十世紀港島區巴士路線發展史》,容偉釗編著,BSI出版
  2. ^ 城巴新聞稿:《城巴N11號線改經紅磡海底隧道 總站遷往中環(港澳碼頭)》,2006年8月15日。(轉乘資料見頁內之宣傳品
  3. ^ 路線5B遮打道近遮打大廈巴士站遷移,2015年9月10日。
  4. ^ 城巴乘客通告{{dead link|date=2017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5. ^ 新巴/城巴新聞稿;《新巴城巴引入混合動力雙層巴士》,2014-09-01
  6. ^ (1990s) 中巴1993年5月- 廣告收費表及客量數據
  7. ^ 配合西港島線通車的公共交通服務之最新修訂重組計劃,附件5,2014年1月。
  8. ^ 配合西港島線通車的公共交通服務之最新修訂重組計劃,2015年1月。
  9. ^ 關注23號、904號、5B號及10號巴士繁忙時段等候時間過長(城巴/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的綜合回覆),中西區交運會書面問題第4/2016號–附件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