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23年8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關於維基創作獎

追廢已上首頁的DYK的做法就現時而言是否合理?

再提管理员选举方针

WP:BIO是否包含全国政协委员?

建議引入待定更改保護

规范注音要求

賦予巡查豁免者移動時不留重新導向的權限

New page模板里“3个月”的限定是通用指引吗,使用该模板是否会绕过提删

修改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政治

關於非現代標準語文來源與關聯課目在社區內適用的檢視尺度問題

X国人列表和WP:同类索引

关于Wikipedia:用户权限级别中确认用户权和其他条文的衔接

新版首页配图问题

专人处理IPBE和新账号申请

修改Wikipedia:大量帳號建立者权限案

拆分邮件列表

由于现在IPBE和新账号申请和封禁申诉共用同一个邮件列表,提案用户组不应该能查看封禁申诉,所以提出拆分邮件列表。因为开放代理提出的IPBE和新账号申请在新的邮件列表,封禁申诉(包括非因开放代理的IPBE)在原有的邮件列表。

提出新邮件列表名称草案:

  1. wikipedia-zh-ipbe
  2. wikipedia-zh-openproxy
  3. ipbe-zh
  4. openproxy-zh

以上。——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2日 (三) 13:36 (UTC)

所以說您在急什麼(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8月2日 (三) 14:01 (UTC)
我不急,真的 :-)--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2日 (三) 14:24 (UTC)

建立新用户组提案

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是一群志愿者,通过邮件列表<待议@lists.wikimedia.org>处理因政府網絡限制(如身在中國大陸受防火長城限制)而僅能通過开放代理編輯維基百科的用戶提出的IPBE和新账号申请。


权限包括:

  • 添加用户组:IP封禁豁免者(用于处理IPBE申请)
  • 不受速率限制影响(用于处理新账号申请)
  • 移除自己账号的用户组: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

此用户组只能处理因政府網絡限制(如身在中國大陸受防火長城限制)而僅能通過开放代理編輯維基百科的用戶的申请,不能处理其他原因的IPBE申请。

此用户组不能为自己建立具有IPBE权限的新账号,或授予IPBE给自己的其他账号。

建议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在授予IPBE权限后一天内关注被授予者的编辑记录。


申请条件:

  • 有意愿处理IPBE和新账号申请,了解相关方针指引,能够友善地对待他人
  • 编辑数满1000次
  • 最近一年内没有受到封禁(不合理封禁除外)
  • 在过去三个月内平均每日的编辑次数多于一次
  • 已成为巡查员、回退员或傀儡调查助理三个月以上

由于授予IPBE权限时应较为谨慎,所以他们应该具有一定反破坏或反傀儡经验,能被信任能够妥善处理相关事务。此用户组在处理相关内容时会查看到用户的IP信息,授权时应注意用户是否可信。


权限的丧失:

當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有濫用權限的嫌疑(例如未收到申请而授予IPBE权限,使用权限帮助滥用傀儡)時,任何用戶均可以前往Wikipedia:申请解除权限舉報,由一名未參與舉報的管理員核查後決定是否移除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的權限。遇緊急情況時管理員可以暂时取消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的權限,但必須同時立即上報至Wikipedia:申请解除权限,讓其他管理員進行覆核。

由于被IP封禁波及的新用户只有在被授予相应权限后才能表现是否为破坏者,所以该用户组不应该因为其授予权限的新用户破坏而剥夺该用户组。

當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自身已因滥用傀儡而被封禁时,管理员应同时立即除权。

另外,當超过六個月沒有任何編輯活動时,權限將會被移除。

根据原版调整了一下条文。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10日 (四) 14:49 (UTC)

IPBE授予跟大量帳號建立不應放在一起,應該單獨授予。--冥王歐西里斯留言2023年8月10日 (四) 23:34 (UTC)
@S8321414:有IP封禁的人不能注册账号,如果不授予大量账户创建权限,处理员会处理更少(不知具体是多少)--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11日 (五) 10:48 (UTC)
“具有一定反破坏或反傀儡经验”:为什么处理权限申请需要反破坏经验?处理两申请只能看到邮件,而反破坏是看内容,有很大区别。
“只能处理因政府网络限制……”:我认为无法分辨是否是此情况,尤其此用户组没有查核的权限。也可以要求申请人证明其居住地?具体方法想不出来。--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11日 (五) 10:39 (UTC)
反破坏经验是希望IPBE授予者在事后能关注被授予者的编辑记录是否为破坏,或是否为傀儡。至于只能处理因政府网络限制,是申请者说明自己是因政府网络限制并且查询封禁ID确实因为代理而被封禁就可以授予。如果申请者说因为我的IP上有破坏被封IP,或者查询封禁ID发现是因为破坏而封IP,或者申请者说我不想被CU所以需要申请,就需要由管理员判断,IPBE授予者不能处理。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13日 (日) 12:38 (UTC)
(?)疑問 好奇为什么必须成为巡查员等权限拥有者,是为了确保有一定社群处理经验?——顺颂时祺 ZhaoFJx 2023年8月12日 (六) 02:12 (UTC)
是,也是为了确保IPBE授予者有反破坏或反傀儡经验,因为IPB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干扰CU,在其他语言维基甚至可能需要先CU才能授予IPBE权限。IPBE授予者不因非故意授予IPBE给破坏者而取消授予者权限,但最好能够在授予之后短期内关注被授予者编辑记录,并且有能力发现问题及时挽回。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13日 (日) 12:51 (UTC)
授權要求非常的寬鬆不是件好事,畢竟這玩意兒可以弄出一堆可以繞過在你維被封的IP的帳號。--SunAfterRain 2023年8月13日 (日) 13:38 (UTC)
我是期望宽进(直接授权)、严出(有限编辑)的,但预防绕过和滥用可能很难做到。或许能配合滥用过滤器的功能来预防一部分。--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3日 (日) 20:38 (UTC)
@YFdyh000如果說要配合防濫用過濾器直接授權,某種程度上自動廣泛授權(即魔琴所說的斜坡計畫)可能還比較好一點吧,--SunAfterRain 2023年8月18日 (五) 10:27 (UTC)
不确定指哪部分,我不赞成那个计划的反审查和身份验证步骤。--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8日 (五) 17:26 (UTC)
很担忧这种权限的设立。以英文维基百科为例,如果使用代理编辑,一般需要先联系CU人员才能申请到IPBE。中维本身已弱化经该要求,而现在又要继续降低门槛。假若该权限设立,那么某个破坏者只需注册多个邮箱账号,中维的所有封禁方法对此破坏者便基本失效。毕竟过滤器能拦截的破坏只是破坏中很少的一部分。且CU的有效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Yiningx留言|主账户2023年8月14日 (一) 14:06 (UTC)
@Yichen Ding:现在如果管理员勤快一点,也会出现您所说的问题,处理缓慢使得这种问题不太明显。如果担心破坏账户处理不过来,可以等待既存的用户都核查差不多了再给新的;或者限制申请必须等待几日才能处理。--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15日 (二) 07:55 (UTC)
然而原本处理IPBE申请的人员可能只有3名(非真实情况,下同)勤快(赋权标准较低)的管理员和5名会仔细对用户申请进行询问的管理员,即使这几名“勤快”的管理员速度再快,处理申请也有上限,即使赋权后发现是破坏者傀儡,管理员自己也能尽快处理,总体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IPBE处理员”们上任后,突然多出了30名“只能赋权,不能除权、封禁的,勤快的管理员”。如果限制申请通过速度,那又和现在没有什么区别——两者都要等差不多一周才会通过。此外,就该草案本身而言,“申请时会看到IP信息”是否意味着此权限组要签NDA?而“有滥用权限的嫌疑”更是无从查证——回退员仅因“可能向破坏者泄露过滤器信息”便被除掉相关权限;现在居然有这样一个权限,可以直接帮助破坏者绕过封禁,难道拥有这样权限的用户真的一定比回退员更值得信任吗?--Yining Chen留言|贡献2023年8月15日 (二) 14:46 (UTC)
所以如果用规则+机器人限制新IPBE账号的权限和封禁,是否可以呢。无法完全避免LTA冒充新人,但目前规则似乎同样依赖管理员的主观识别+低效率批准。还可以机器人提醒处理人员批准后有多少涉及破坏,以调准批准率。--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5日 (二) 14:56 (UTC)
直接给IPBE授予者一个义务,就是授予权限7天内要关注被授予者的编辑记录,如果发现新用户破坏可以取消自己授予出的IPBE权限(不得取消别人授予的IPBE权限),并需立即在WP:申请解除权限请管理员复查,并提报到VIP请社群判断是否为LTA;如果判断自己授予的新用户可能是傀儡,可以取消自己授予出的IPBE权限(不得取消别人授予的IPBE权限),并提报到傀儡调查,等傀儡调查出结果后由管理员重新授予IPBE权限或封禁。--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16日 (三) 14:10 (UTC)
另外,我个人认为IPBE处理员需要比回退员更值得信任,因此申请要求应该比回退员高,甚至需要进行WP:RFA,至于为什么要求IPBE处理员担任回退员、巡查员、调查助理三个月也有这个原因,需要IPBE处理员已经有反破坏、傀儡的相关权限,没有拿这些权限去做坏事,在社群中已经有一定信誉。比方说现任的傀儡调查助理,我相信他们会正确使用IPBE处理员的权限,不会故意将IPBE授予给LTA。--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16日 (三) 14:30 (UTC)
同意相關提案,畢竟有時候我連自己都也不相信,有必要做滿三個月。--Hoben7599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8月18日 (五) 06:04 (UTC)
1.认为上面桐生ここ提出的方案可行。
提議條文

在合理时段内,IPBE申请处理员应该监督其授予权限者,确保其做出建设性编辑;如做出不当编辑,授予者有责处理。如达到封禁标准,授予者暂时移除IP封禁豁免权,转交管理员处理,管理员处理后重新授予IP封禁豁免权。

那么其权限应该加入移除用户组IP封禁豁免者。
2.上面已经提到过根据是否是“因开放代理封禁”而分离邮件列表,处理人应该只能看到因为开放代理封禁的申请,认为此不属于用户隐私。
3.认为两者的职责不同,信任也是不同的,不可相对比较。认为破坏者更可能换IP而不是申请IPBE。
@Yining Chen——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17日 (四) 09:04 (UTC)
首先,foundation:Legal:Confidentiality_agreement_for_nonpublic_information中定义的“Nonpublic personal data”中包括IP信息。我不太了解这个条款是否涵盖了该权限所涉及的权限内容。如果该权限需要候选人签NDA,那么应该更加谨慎地考虑该权限与用户查核员权限的关系。建议就此事咨询WMF法务部门。另外,“授予者只能除权自己授权的IPBE权限,而不能除别人的权限”是从技术上限制还是从方针上限制?毕竟如果恶意将一名拥有IPBE权限的用户(现在有3064人)除权,那么就相当于间接封禁了该用户(而且只能通过unblock-zh寻求解封,因为被除权人无法通过站内渠道申诉),这样大的权限甚至能和过滤器维护员相比。该用什么措施去尽可能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呢?有人可能说回退员的权限也很大,能批量回退编辑,但该权限一方面有编辑频率过滤器限制,另一方面也无法将其它用户封禁,总的破坏要比滥用“IPBE权限维护员”权限小得多。最后的( π )题外话:我个人认为SPI Clerk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数应该都不会再增加(除非现有成员隐退)。--Yining Chen留言|贡献2023年8月17日 (四) 10:24 (UTC)
随着匿名编辑的IP将匿名化等推进,我倾向IPBE授予应该尽量少介入和依赖完整IP地址做判断,用实际编辑等做判断。如果不想等系统做开发修改,我强烈建议用管理员权限的机器人实现IPBE授予、解除乃至规则化临时封禁,获权用户提报然后机器人检测和执行(可限制频次、条件),以及可以临时封禁被提报或过滤器检出的明显破坏以等候复查;错误封禁的日志记录可做删除。--YFdyh000留言2023年8月17日 (四) 15:37 (UTC)
反對8月17日的新建議條文,一來難以執行,二來不應有權移除權限。--西 2023年8月19日 (六) 04:22 (UTC)
如果IPBE及新帐号处理员需要WP:RFA,您是否同意有权移除权限。--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19日 (六) 10:22 (UTC)
借用维护员讨论中的一句话:“我相信他们能做好这些,所以我不怀疑他们会做那些。”--Yiningx留言|主账户2023年8月19日 (六) 12:33 (UTC)
如果需要類似RFA的程序,那就不需要此權,直接選limited administrator好了。如果他們能創建大量帳號,即使有「在合理時段內」才需要的監視限制,但處理多的人就很難監視所有獲授權者的編輯是否恰當。除權等於封鎖用戶,故反對將除權的權限授予此組。--西 2023年8月20日 (日) 04:17 (UTC)
反對8月17日新建議的條文,原因是IP處理者及管理員在授予權限時,所能得到資訊極少,我們甚至無法透過這名使用者的編輯情況下去判斷。
再來即便是授予後管理員及IP處理員也沒那麼多時間再去一一查看授予權限後的編輯情況,時間沒那麼多,不符合實際現況難以執行。
如果說要保證IPBE不被濫用那麼最好的情況是盡快恢復本站的Checkuser,讓本地的CU去定期隨機的查核。--~~Sid~~ 2023年8月20日 (日) 07:54 (UTC)
edit.~~Sid~~ 2023年8月20日 (日) 08:02 (UTC)
咱认为这种所谓的连坐机制是非常奇怪的,管管授予权限/协助创建帐号后,新用户怎么做,甚至被发现是LTA被封了都不是管管的错——一封邮件里的信息量少得可怜,要是能从一个想要创建的用户名看出这是什么LTA也是神了;到了这里提议的IPBE处理员,为什么就应该监督其授予权限者,确保其做出建设性编辑了?回到这个用户组的创建上,管管相比于「IPBE处理员」到底多了什么,让别人认为可以放心地交给她们处理账户请求/IPBE权限申请呢?从权限的角度来说,IPBE跟别的权限差别很大,一般要是授予,比如巡查员这种权限,那管管会扫视近来的编辑记录和新页面巡查的完成度,甚至会问一些问题;而IPBE完全不需要你对这个申请用户进行什么审查(特指一个编辑数量极少甚至刚刚创建的用户),这也意味着,咱个人认为,IPBE处理员不需要那种「识人」的能力。要是说一个社群投票就可以解决对其是否信任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搞社群投票,类似于BAG和CU clerk那种形式啊。如果你认为「申请时会看到IP信息」所以要签NDA,那目前处理unblock-zh的管管不是也有没签署的啊;你可以理解成管管由于受到社群选举产生所以受到高度信任,那我们这个组的产生采取类似的机制,做到选出来的人也可以高度信任,是不是就可以认为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目前对于IPBE的处理已经很宽松了,并不能推出「设立IPBE处理员会造成许可十分宽松」这种结论,设立IPBE处理员并不意味着「继续降低门槛」,某个破坏者只需注册多个邮箱账号这种事情在没有IPBE处理员的时候也没有很好的办法。IP Editing的推进跟本案咱感觉没有太大的关系。 Stang 2023年8月19日 (六) 18:06 (UTC)
Stang老師這段話說服我了,所以我現在支持這個IP處理員的提案,本人也非常願意協助幫忙授予受到IP封鎖影響的新用戶IPBE。--~~Sid~~ 2023年8月20日 (日) 07:44 (UTC)
“我们完全可以搞社群投票”,正如上方所说,如果搞一个社群都信任的,类似RFA的投票,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选出一个管理员?对某名用户的信任可以划分为不同等级吗?“我信任这名用户可以很好地处理IPBE权限,但我不相信他能很好地处理巡查员权限申请”,是这样吗?--Yiningx留言|主账户2023年8月27日 (日) 11:02 (UTC)
对某名用户的信任可以划分为不同等级吗?是。为什么有行政员、管理员和界面管理员?他们都是需要RFA才能担任的。而且所谓类似RFA的投票条件肯定需要比管理员的投票宽松。--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27日 (日) 15:39 (UTC)

新用户组提案 版本2

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是一群志愿者,通过邮件列表<待议@lists.wikimedia.org>处理因政府網絡限制(如身在中國大陸受防火長城限制)而僅能通過开放代理編輯維基百科的用戶提出的IPBE和新账号申请。

权限包括:

  • 添加用户组:IP封禁豁免者(用于处理IPBE申请)
  • 不受速率限制影响(用于处理新账号申请)
  • 移除自己账号的用户组: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

此用户组只能处理称因政府網絡限制(如身在中國大陸受防火長城限制)而僅能通過开放代理編輯維基百科的用戶的申请,不能处理其他原因的IPBE申请。

此用户组不能为自己建立具有IPBE权限的新账号,或授予IPBE给自己的其他账号。


申请条件:

  • 有意愿处理IPBE和新账号申请,了解相关方针指引,能够友善地对待他人
  • 编辑数满1000次
  • 最近一年内没有受到封禁(不合理封禁除外)
  • 在过去三个月内平均每日的编辑次数多于一次
  • 已成为巡查员、回退员或傀儡调查助理三个月以上

由于授予IPBE权限时应较为谨慎,所以他们应该能被社群信任妥善处理相关事务。此用户组在处理相关内容时会查看到用户的IP信息,授权时应注意用户是否可信。


权限的丧失: 當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有濫用權限的嫌疑(例如未收到申请而授予IPBE权限、使用权限帮助滥用傀儡)時,任何用戶均可以前往Wikipedia:申请解除权限舉報,由一名未參與舉報的管理員核查後決定是否移除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的權限。遇緊急情況時管理員可以暂时取消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的權限,但必須同時立即上報至Wikipedia:申请解除权限,讓其他管理員進行覆核。

由于被IP封禁波及的新用户只有在被授予相应权限后才能表现是否为破坏者,所以该用户组不应该因为其授予权限的新用户破坏而剥夺该用户组。

當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自身已因滥用傀儡而被封禁时,管理员应同时立即除权。

另外,當超过六個月沒有任何編輯活動时,權限將會被移除。

根据Stang的回复做出了调整,不再要求“识人”,而是要求被社群信任。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23日 (三) 07:12 (UTC)

辛苦了,可是话说要怎么才能知道“未收到申请而授予IPBE权限”呢?普通用户应该是看不见IPBE邮件列表罢。还是说会定期进行审查?——顺颂时祺 ZhaoFJx 2023年8月24日 (四) 00:40 (UTC)
不允许“未收到申请而授予IPBE权限”的意义是:
即使是现实认识的朋友因翻墙需要IPBE,也需要先发邮件申请才能授予权限,不能直接就授予权限让人无法查证。
至于如何知道,授予IPBE时需要进行备案,而且管理员和其他IPBE处理者可以看到邮件列表,如果发现违规可以举报。--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24日 (四) 09:22 (UTC)
前面tiger提出需要考虑走错的可能,即邮件列表受到非开放代理的ip封禁的豁免权请求。此非ipbeg应当处理,所以应该由有权限查看真实IP的用户剔除,比如管管,或可以要求用户在标题或者邮件开头按照一个固定的机器可读模式提供信息,自动鉴别。——正在思考的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26日 (六) 14:28 (UTC)
上方积极推进提案的用户似乎只有桐生ここ落花有意12138,而明确表达支持意见的则很难找到(Stang?)。提案者对上方的几条反对意见不加以回应,令本人感觉十分遗憾。为何“草案调整”及相关讨论只是选择性地考虑支持者的意见呢?难道提案人希望绕过(“无视”?)反对意见,“强行”推进提案通过吗?--Yiningx留言|主账户2023年8月27日 (日) 10:59 (UTC)
我应该有回应您,比如“IPBE处理员们上任后,突然多出了30名只能赋权,不能除权、封禁的,勤快的管理员”,提出了IPBE处理员有义务监督新用户而且可以除权的想法,不过阁下没有对此表示看法,而路西法人等人反对IPBE处理员可以除权,stang反对监督义务。新的提案是参考了多方的意见,不是只参考了stang的回应,也不是强行推进提案通过,而根据意见持续修改提案,而且上面讨论也有其他人表示支持提案。--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27日 (日) 15:29 (UTC)

投票制度

丝糖提出投票,此开分节讨论。

首先需要讨论是否需要投票。落认同其可作为社群信任的证明,但是可能会出现参与人少和通过率低的情况。

提出如下细节问题供讨论:

  1. 最低参与人数的设置:太高可能没人投票而落选,太低不能反应共识
  2. 投票用时:太短可能不能反应共识,太长可能使提名人丧失热情。我建议题名即开始投票,周期14日,同时设置一个雪球机制。
  3. 是否使用安全投票

这里提供一个草案,内容可以讨论:


权限的获取:

具投票权的用户可在Wikipedia: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申请提名满足上述条件的用户为IPBE授予者及新账号建立员。

提名发出后

  • 管理员应该核对提名人和被提名人的资格,不合资格的关闭(其他用户也可关闭),合格的留言说明
  • 用户可讨论,具投票权的用户可投票

投票进行三日后,管理员可用雪球法则关闭明显不受社群信任投票;进行7日后,如同意票数大于等于总票数的四分之三,管理员可以关闭投票并授权;进行14日后投票截止,管理员点票,符合以下条件的授权:

  1. 票数大于8票
  2. 同意票多于二分之一
  3. 弃权票少于三分之一

以上——不甚活跃的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26日 (六) 14:28 (UTC)

DYK字数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