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俞国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俞国华
 中华民国第11任行政院院长
任期
1984年6月1日—1989年6月1日
总统蒋经国 李登辉
副职邱创焕 林洋港 连战 施启扬
前任孙运璿
继任李焕
 中华民国第11任中央银行总裁
任期
1969年7月4日—1984年6月1日
行政院院长严家淦
蒋经国
孙运璿
前任徐柏园
继任张继正
 中华民国第10任财政部部长
任期
1967年12月4日—1969年7月4日
行政院院长严家淦
前任陈庆瑜
继任李国鼎
个人资料
出生(1914-01-10)1914年1月10日
 中华民国浙江省奉化县
逝世2000年10月4日(2000岁—10—04)(86岁)
 中华民国台北市
国籍 中华民国
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配偶董梅贞
学历
经历
外部图片链接
image icon 1961年,与蒋介石的合影
image icon 1955年俞国华返抵松山机场时,行政院院长俞鸿钧(左)前往欢迎
image icon 与蒋经国的合影,约1980年代
image icon 1984年,俞国华内阁阁员合影,第1排中为俞国华

俞国华(1914年1月10日—2000年10月4日),浙江省奉化县人,与前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蒋经国同乡,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因为与蒋中正份属同乡,因此进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工作,后留学英美深造。1955年返台从政。日后在财金方面大展长才,与前行政院院长孙运璿、前财政部部长李国鼎、前主计长周宏涛等,并称台湾经济奇迹最关键的推手。1984年5月,时任行政院院长孙运璿中风辞去院长职,俞国华以中央银行总裁兼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身份,继任行政院院长。卸下院长职后,曾任总统府资政中国国民党副主席。俞先生逝世七年后,时任中央银行总裁彭淮南犹于正式场合,详述俞国华于金融自由化、制度化与国际化方面,对国家贡献隆崇的事迹[1]

俞飞鹏俞济时合称为“奉化三俞”。

生平[编辑]

早年岁月[编辑]

俞父俞作屏蒋中正为中学同学,曾任蒋氏的秘书,后于陈炯明广州方面内战时殉职。俞国华先后入锦溪中学、舟山定海中学、宁波省立第四中学高中部、上海光华大学北平清华大学;1934年夏毕业于清华大学政治学系,7月任职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开启了俞国华在蒋中正身边服务的日子。

1935年起,俞国华先后任职于军委会武昌行营、重庆行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秘书。1936年6月发生两广事变,旋即赴广州处理相关事宜,未几发生西安事变,亦被禁足两周旋即被释放回南京。1937年抗日军兴,俞国华随统帅部西迁,期间并随同蒋中正与蒋宋美龄外访印度甘地、见习开罗会议等事。1944年5月奉派赴美进修;9月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主修国际财政金融;1946年转赴英国伦敦政经学院;1947年赴美出任华盛顿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副执行董事;1951年1月,任国际货币基金会副执行董事。

回国服务[编辑]

俞国华于1955年自美返国,旋即出任中央信托局局长,于任期内致力对外贸易,主办台糖台盐、米粮外销业务,对象是日本。后业务逐渐扩展至棉织品、五金等轻工业品,市场亦延伸及韩国泰国美国西欧,并增设新加坡代表处。

1957年秋,应美政府之邀赴美研究资本形成问题,归国后建议国府成立开发公司与证券交易所,使民间资金透过证券市场导入生产。1958年初,国府成立中华开发公司筹备处,俞国华奉派兼任主任委员,同年十月赴印度新德里,出席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年会;1960年2月赴越南共和国出席中越经济合作会议。1961年,俞国华转任中国银行董事长(2006年已改组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并兼任中国产物保险公司(今兆丰产物保险公司)董事长,积极拓展国际金融,过后数年赴南美各国访问,并在1964年赴日本东京出席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年会。

财税重臣[编辑]

1967年12月,奉派为中华民国财政部部长,因蒋中正决定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极为庞大,为筹措财源,乃实施加税计划,以达成预算平衡。1969年4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十届中央委员;5月,兼任行政院对匪经济作战策划小组(对外代号“力行小组”)召集人,负责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作战之策划。

当年6月,俞国华接任中央银行总裁,兼任国际货币基金理事及亚洲开发银行理事。在央行任内,俞维持货币供给稳定增加,并抑制台湾在1973年、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所引发的物价狂飙;建造央行办公大楼,更新中央造币厂、中央印制厂设备,并实施利率自由化,订定《银行利率调整要点》。1970年6月,俞兼任中国国民党文化经济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1972年4月,俞国华访西德瑞士比利时,5月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7月7日,断交,此局势逆转之下,中华民国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地位岌岌可危。以中央银行总裁出任中华民国亚银理事的俞国华极为重视日本对亚银的影响,由于每届亚银年会,日本大藏大臣均是年会最举足轻重的贵宾,俞访问日本时,每次都设法与大藏大臣竹下登谋面,以联络感情;但日本已与北京建交,殊不愿与台北官方接触。但因中华民国驻日副代表林金茎与竹下登同为早稻田大学校友,两人商议后,暂时不提及北京入会案,中华民国在亚银的地位得以未受动摇。

1973年10月获美国圣若望大学颁荣誉商业博士学位。1977年12月,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成立,俞奉命兼任主任委员,负责整体经济决策及规划各项发展计划,主掌台湾经济快速转型的政策导引。

1978年7月,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以俞国华在财政部长任内改革税制,为九年国教提供财政后盾,卓有勋绩;其后任央行总裁兼任经建会主委任内,主持经济金融政策,协助完成十大建设,使经济快速成长,兼保有物价稳定,特授于一等景星勋章,以酬其功绩。1978年8月俞国华出访哥伦比亚。1979年3月应菲律宾总统马可仕之邀出访菲律宾,同年12月当选国民党第11届中央常务委员。1981年8月率团前往斯威士兰南非,洽谈经济合作事宜;该年11月,赴美出席两国经济协会联席年会。

行政院长[编辑]

任内[编辑]

1984年6月,俞国华出任行政院长,任内台湾政治有偌大变迁:

1987年6月8日至6月12日,与夫人访问新加坡。[2]1988年,俞率特使团赴韩国汉城,庆贺卢泰愚总统就职;7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13届中央委员。1989年1月,率团访中南美巴哈马危地马拉多米尼加,与巴哈马总理签订建交文件,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下台[编辑]

俞国华内阁组成之初,台湾爆出连连弊案及重大灾难,包括二次大水灾、1984年6至12月的三次重大矿灾(土城海山煤矿、三峡海山一坑、瑞芳煤山煤矿矿灾),以及江南案十信案的爆发,俞内阁也被批为“灾难内阁”。[3]:211-212除了影响俞国华在民间声望外,也给党务系统如李焕势力有了发挥力量。1987年2月24日,国民党资深立委吴春晴在立法院第79会期质询中,公开指出俞国华在外包酒家女[4]引起外界轩然大波。

蒋经国逝世后,俞国华在李登辉代理主席案中卷入政争,由于俞国华被外界视为在代理主席案遭蒋宋美龄施压,导致俞氏在中常会上遭到只有列席资格的宋楚瑜指责。虽然最后通过李登辉代理主席案,然而对俞已造成打击,成为去职原因之一。

1988年7月,中国国民党举行十三全会,会前国民党内部则形成“拥俞”及“倒俞”的政争。然而掌握党机器权力的秘书长李焕在十三全会期间选举中进行动员,以第一高票当选中央委员,而时任行政院院长俞国华却只屈居35名。而俞国华则在立法院中受到李焕势力的强烈攻击,最后选择提出辞呈。[5]

1988年12月,俞国华与海外学人聚餐时,回答张旭成教授有关二二八事件时。回答从之前“台共谢雪红煽动论”改成“我们要往前看,不要往后看”论。然而却脱口而出“当年满洲人入关杀了很多汉人,满洲皇帝也未向汉人道歉。”,被史学界大老、中研院院士的匹兹堡大学许倬云教授记下,刊于《新新闻》,就在立法院里引发轩然大波。 “满洲皇帝也未向汉人道歉”说被视为将二二八事件比喻为异族之间屠城,当时就算是民进党,甚至台独团体,最多也只会批评两蒋父子是皇帝,还不至于如俞国华形容如异族的“满州皇帝”、满清入关式屠杀。俞国华此言论,连保守派的《联合报》系,也在1989年3月4日,于《联合晚报》社论痛批“俞院长说错话了?”。被认为是引发外省族群内对其攻击的指标。[6]

1989年5月17日,俞国华公布“辞职三理由”,表示为了党内团结、为了给李总统重新安排内阁的机会、为了让年轻人接棒,宣布辞去行政院长职务。最后李登辉于总统府召见李焕,李焕随即对外放出组阁新闻。最后李焕于1989年6月1日组阁。

在政争中,俞国华夫人董梅贞更在接受中视夜间新闻访问时,说出了“政治太可怕了!”此一名言。并表示“早点离开这一是非之地”。[7]

俞国华下台后,总统李登辉特颁以一等卿云勋章,同月受聘为中华民国总统府资政

晚年生活[编辑]

俞国华受聘总统府资政一年后,在1990年5月率特使团赴哥斯达黎加,代表中华民国总统参加新任总统卡特隆就职典礼。1991年12月,俞担任中华民国国家统一促进会首任理事长;1993年2月,获伦敦政经学院颁授杰出校友奖状,同年成立“财团法人俞国华文教基金会”以资助财政、金融、经济等议题的文化教育事业;1994年国立清华大学成立“俞国华讲座”以鼓励清大杰出研究人材,并成立“俞国华奖学金”以奖励清大品学兼优的学子。1996年膺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逝世[编辑]

2000年9月俞国华因肺炎住院,10月4日终因心肺衰竭而病逝,10日13日总统陈水扁明令褒扬。

褒扬令原文为:

评价[编辑]

  • 曾任中华民国总统的李登辉曾回忆:“蒋经国过世前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说俞国华这个人要重用。这个人是老实人,绝不会做狠事。但是俞国华做不到一年,就被李焕用立法委员煽动,把他拉下来。”[8]

荣誉[编辑]

  • 美国圣若望大学颁荣誉商业博士学位:1973年10月,获美国圣若望大学颁荣誉商业博士学位。
  • 一等景星勋章:1978年7月,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以俞国华在财政部长任内勋绩,特授于一等景星勋章,以酬其功绩。
  • 一等卿云勋章:1989年5月,俞辞行政院长职,当时总统李登辉特颁以一等卿云勋章,同月受聘于中华民国总统府资政。
  • 伦敦政经学院杰出校友:1993年2月,获伦敦政经学院颁授杰出校友奖状。

家庭[编辑]

育有二子,均为美国电脑工程师,其中俞士纶(Philip S. Yu)曾服务于IBM[9]

影视形象[编辑]

年份 作品 演员
2019 幻术 (电影) 陈庆昇

参考资料[编辑]

  1. ^ 俞國華先生在央行行誼 (PDF). [2009-03-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2. ^ 俞國華院長訪問新加坡紀實. [2016-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7). 
  3. ^ 余陈月瑛. 《余陳月瑛回憶錄》. 时报文化出版. 1996年9月. 
  4. ^ 陆雁,<俞国华的秘密情人?>,《新观点周刊》48期,1987年3月2日。
  5. ^ 若林正丈,《战后台湾政治史》,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4年,217页。
  6. ^ 管仁健观点》外省人之间的228风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管仁健观点,2016年1月31日,新头壳
  7. ^ 陈明通,《地方派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出版,1995年,197页。
  8. ^ 台湾民主化之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0分30秒处
  9. ^ [Philip S. Yu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ilip_S._Y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关条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奉化三俞
俞国华 · 俞飞鹏 · 俞济时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政府职务
行政院
前任:
陈庆瑜
财政部部长
第十任
1967年12月4日—1969年7月4日
继任:
李国鼎
前任:
徐柏园
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
第十一任
1969年7月4日—1984年6月1日
继任:
张继正
改制后首任
(改制前:杨家麟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一任
1977年12月1日—1984年6月1日
继任:
赵耀东
前任:
邱创焕(代理)
正任:
孙运璿
行政院院长
第十一任
1984年6月1日—1989年6月1日
继任:
李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