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瑞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瑞琦
2019年摄于越南太平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驻越南代表
现任
就任日期
2016年1月[1]
前任黄志鹏[2]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外交部礼宾处长
任期
2011年12月[3]—2014年1月
前任刘德立[4]
继任曾瑞利[5]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驻冈比亚大使
任期
2008年5月[6]—2011年11月
前任张北齐[6]
继任陈士良[7]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驻南非代表
任期
2004年8月[8]—2008年5月
前任杜棱[8]
继任傅迪[9]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外交部新闻文化司长兼外交部发言人
任期
2003年—2004年8月
前任张小月[10]
继任吕庆龙[11]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驻奥克兰处长
任期
1996年7月[12]—2001年11月
前任廖伟平[12]
继任刘融和[13]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56-06-19) 1956年6月19日67岁)
国籍 中华民国
配偶宋勇辉[14]
母校中央警察大学西雅图太平洋大学
专业外交官
获奖冈比亚司令级勋章(2010年)[注 1]
学历
经历

石瑞琦(英语:Richard R.C. Shih,1956年6月19日),中华民国警察外交官。毕业于中央警察大学公共安全学系学士、西雅图太平洋大学企业管理所硕士,曾任行政院长孙运璿座车随扈警官、驻格林纳达大使馆一等秘书、驻奥克兰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长、外交部亚东太平洋司副司长、外交部非政府组织国际事务会副主任委员、外交部新闻文化司长兼外交部发言人、驻南非共和国台北联络代表处代表驻冈比亚大使、外交部礼宾处长等职务,现任驻越南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大使衔代表[16][17][18][注 2][注 3]

职业生涯[编辑]

2003年3月19日,中华民国外交部表示,外交部发言人石瑞琦18日有关希望伊拉克总统侯赛因父子出亡的谈话,并非中华民国政府立场,亦非呼应美国要求侯赛因父子限期出亡的政策。外交部重申支持全球反恐活动,愿意配合国际人道救援作出贡献以及坚决维护亚太台海局势稳定的立场。[22]

2013年11月14日,冈比亚与中华民国断交,外交部派出有“冈比亚通”之称的前驻冈比亚大使石瑞琦与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陶文隆紧急前往斡旋。17日,与冈比亚副总统贾莎迪英语Isatou Njie-Saidy总统府英语State House of the Gambia秘书长、外交部英语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The Gambia)副政务次长等高层会面。18日,在确认是总统贾梅的个人意愿且没有转圜空间后,中华民国决定断交。[23][24]

注释[编辑]

  1. ^ Commander of the National Order of the Republic of The Gambia[15]
  2. ^ 格林纳达于2005年1月27日断交冈比亚于2013年11月14日断交
  3. ^ 2012年9月1日,中华民国外交部为统一驻外人员内部职称,明定大使馆、代表处设大使、公使,代表处对外仍称代表、副代表;办事处设总领事、副总领事,对外仍称处长、副处长。[19][20]
    代表处馆长为特任或简任第十三职等至第十四职等者任大使衔代表、简任第十二职等至第十三职等者任公使衔代表;办事处长为简任第十二职等者任总领事衔处长、副处长为简任第十职等至第十一职等者任副总领事衔副处长。[21]
    注:部分驻外机构名称虽使用“办事处”,但层级等同“代表处”,馆长为代表。

参考资料[编辑]

  1. ^ 《中華民國105年外交年鑑》〈附錄十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29). 
  2. ^ 《中華民國104年外交年鑑》〈附錄十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30). 
  3. ^ 《中華民國100年外交年鑑》〈附錄八 外交部各單位主管名錄〉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2-11-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8-07). 
  4. ^ 《中華民國99年外交年鑑》〈附錄八 外交部各單位主管名錄〉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0-09-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02). 
  5. ^ 《中華民國103年外交年鑑》〈附錄八 外交部各單位主管名錄〉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1-01-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2-04). 
  6. ^ 6.0 6.1 《中華民國97年外交年鑑》〈附錄九 中華民國駐外使領館名錄〉.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4). 
  7. ^ 《中華民國100年外交年鑑》〈附錄九 中華民國駐外使領館名錄〉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8. ^ 8.0 8.1 《中華民國93年外交年鑑》〈附錄十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9). 
  9. ^ 《中華民國97年外交年鑑》〈附錄十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10. ^ 《中華民國91年外交年鑑》〈附錄九 外交部各單位主管名錄〉.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0). 
  11. ^ 《中華民國93年外交年鑑》〈附錄八 外交部各單位主管名錄〉.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9). 
  12. ^ 12.0 12.1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處辦事處歷任館長銜名年表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2-11-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5-14). 
  13. ^ 《中華民國90年外交年鑑》〈附錄十一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9). 
  14. ^ 駐越南石大使瑞琦偕夫人宋勇輝女士於本(107)年1月8日應「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邀請,赴順化省富錄縣祿持第一小學出席該基金會舉辦之「中越小學閱讀推廣教育計畫」閱覽室落成典禮. 中华民国驻外单位联合网站. 2018年2月12日. 
  15. ^ 《中華民國99年外交年鑑》〈附錄十三 國內外贈勳及受勳一覽表〉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4-01-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2-20). 
  16. ^ 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石大使瑞琦簡歷. 中华民国驻外单位联合网站. 2018年7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9月6日). 
  17. ^ 第四屆傑出校友-石瑞琦. 中央警察大学世界警察博物馆. 2015年9月1日 [2019年9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9月6日). 
  18. ^ 李顺德. 【封面故事】司機隨扈攀龍 變身大使、高階文官. 新新闻. 2017年8月3日. 
  19. ^ 外交部針對本(8)月31日媒體報導我駐無邦交國家代表對內改稱「大使」事,特澄清說明. 公众外交协调会 (新闻稿).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20. ^ 陈培煌. 統一名稱 代表對內稱大使. 中央通讯社.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21. ^ 駐外機構組織通則. 中华民国法务部全国法规数据库. 2018-06-13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22. ^ 中央社. 台灣外交部:石瑞琦有關海珊談話非政府立場. 大纪元新闻网. 2003年3月19日 [2019年9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9月6日). 
  23. ^ 舒子榕、李明贤. 「甘比亞通」 搶救邦交. 中时电子报. 2013年11月17日. 
  24. ^ 陈慧萍. 拖三天仍沒救… 我宣布與甘比亞斷交. 自由时报. 2013年11月19日 [2019年9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9月6日).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