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香煙

香煙(英語:Cigarette),是煙草製品的一種。香煙是一種細長的圓柱體,內含可燃物質,通常是煙草,並用薄紙捲成,供吸煙使用。香煙一般指煙草香煙,但有時也用來指其它香煙,如大麻香煙或草藥香煙等。製法是把煙草烤乾後切絲然後以紙捲成長約120mm,直徑10mm的圓柱形條狀,或是放到菸斗裡面,用類似於點鴉片等方式燃燒後從肺中攝取。香煙跟雪茄的主要分別在於香煙體積較小,煙草經過煉製和切碎。也可用吸大麻常見的水煙方式吸食,將其置換成煙草即可[1],抽紙捲草時,人們會把其中一端點燃,然後在另一端用口吸咄不完全燃燒而產生的煙霧。

煙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種讓香煙高度上癮的精神活性物質。從尼古丁生理作用來講,香菸毒品機理算是入門級的一種,不過由於社會與經濟原因可以合法取得[2]。香煙對人類的健康有相當嚴重的危害,許多疾病都與吸菸有直接的關聯(如癌症心血管疾病中風先天性障礙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僅在美國,每年就有近50萬人因吸煙相關的原因而死亡。吸煙者的平均壽命比不吸煙者短約10年。每年,吸煙導致全球超過800萬人死亡,其中約38,000人是由於吸入二手煙而死亡的非吸煙者。[3]這些有害影響促使了嚴格的立法,禁止在許多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吸煙,規範煙草的市場營銷和購買年齡,並通過徵稅來抑制香煙的使用。

在21世紀,一種稱為電子煙的產品被開發出來,電子煙不採用傳統香煙的燃燒,轉而通過電池供電的加熱元件將其中的物質(通常是含有尼古丁的液體溶液)汽化。電子煙通常被製造商宣傳為比傳統香煙更安全的替代品,儘管使用它們也存在一些健康風險。由於電子煙是一種相對較新的產品,科學家尚未掌握其可能的長期健康影響的數據。[4]

生產及成份[編輯]

生產歷史[編輯]

早期歷史見煙草雪茄。煙卷最初在土耳其一帶流行,當地的人喜歡把煙絲用報紙捲起來吸食。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士兵從當時的鄂圖曼帝國士兵中學會了吸食方法,之後傳播到不同地方。

  • 1838年,佩皮尼昂的一位麵包師讓·巴爾都(Jean Bardou)將其裁剪出售的煙捲紙命名為J.B.,並在1849年申請了專利[5]:68
  • 1843年10月22日,法國政府宣布正式投入香煙的製造生產。最早的工廠位於奧賽河畔附近[5]:72。1847年[a],英國人菲利普·莫里斯相繼在劍橋和牛津建立了香煙製造廠。美國的第一家香煙製造廠於1858年建在達勒姆
  • 1853年,英國倫敦成立了「英國反煙協會」(BATS)。
  • 1872年,蘇里尼及杜朗器械公司(Surini et Durand)生產了法國首台香煙加工機[5]:77。1878年的世博會上展覽了香煙加工機,每小時能夠生產3600支香煙[b]

成份[編輯]

大部份的香煙成份之中並不單只有煙草。生產商通常在香煙內加入大量不同的添加劑,目的是控制煙絲的成份和品質,防腐,以及改變燃點時煙霧對吸食者所能產生的感覺。有些香煙加入了丁香,目的是令吸煙者的口及部出現少量痲痺症狀,從而產生輕微的快感。部分低價香煙會直接加入丁香的提取精華。而菸商推出薄荷菸的目的則是降低吸菸及二手菸的嗆辣感、藉此增加吸菸率。

有些香煙的煙絲經過很多的特別處理。在煙葉最初的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塵狀的碎煙草。這些煙草塵會被收集然後再造成為香煙內的成份。

除了添加劑之外,煙草自身,尤其是加工粗糙的煙草,對人體傷害明顯。在煙草葉被加工成香煙時,煙葉會被分開,葉片會被切碎切細。一旦煙葉被晾乾加工,就會產生很多煙塵。在這個過程中,加入新的原料把它製成新的原材料(如「加工煙片」)。

加工留下來的煙葉,由於其中元素的含量很高,它們將不再適合做香煙,一般會被丟棄或撒在田間。加工過程會將之進行再提煉,對莖,這個過程會添加添加劑。所有香煙製造過程將儘可能的減少煙草的原料。

有些吸煙者自己使用捲煙紙包裝煙草做成捲煙吸食;然而,多數吸煙者是購買製造商由機器量產的品牌香煙,通常每包裝10支或20支香煙(美國英國)或25(加拿大)。

品牌香煙通常含有醋酸纖維素或棉花濾嘴避免吸煙者直接吸入煙霧,但是濾嘴無法過濾二手菸、而吸菸者也會吸入自己製造的二手菸、因此無法降低對吸菸者的危害,有些濾嘴則會讓吸菸者吸得更深、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有害物質[編輯]

雖然香煙內的化學物質主要是乾煙草,但是經過化學處理又加了很多添加成份。燃點香煙的煙霧含約7000種化學物質,很多是有物質,引致異變物質及有數千種致癌物質;香煙所造成的危害,已經超過許多商品必須禁售、強制回收及起訴負責人的標準。菸草中的醣類在不完全燃燒後會生成焦油,焦油含有大量致癌物質。

放射性同位素是吸香煙者罹患肺癌的原因之一。香煙的-210無法排出身體[6]可進入血管而導致心等出現病變。香煙也有-226及-210。放射性同位素是由礦物肥料而來。六十至八十年代已有人發現吸煙者的體內有放射性同位素。燃點香煙的煙霧亦含亞硝胺苯並芘等致癌物。

有益物質[編輯]

來自澳洲拉籌伯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的 安德森(Marilyn A. Anderson)博士指出,在眾多的菸草屬植物當中,花菸草的一種抗微生物防禦素(plant defensins)提取物–「NaD1」擁有藥用價值。

NaD1是一種強大的抗癌物質。它可以伸入癌細胞外層膜上的蛋白質內,撕裂其外膜結構,令癌細胞內容物流出致亡。NaD1最神奇之處是能與癌細胞受體相互結合, 且具高度專一性, 對人體細胞不會產生任何反應。 [7]

對健康的影響[編輯]

由吸菸導致的肺氣腫,伴有肺部碳沈積。
上圖可以顯示,合法毒品菸(tabacco)酒(alcohol)的傷害性及成癮性其實不低。資料來自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縱軸是成癮性、橫軸是傷害性)

來自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的資料顯示,關於常見管制、醫療用、合法毒品其傷害性及成癮性比較,包括煙、酒等娛樂用藥物。從圖中可見,香煙對身體造成的生理傷害和依賴性,和相當,比大麻搖頭丸嚴重,不如古柯鹼海洛英嚴重。

在各種可預防致死原因之中,吸煙佔最大部份。吸煙大為增加肺癌的機會,而肺癌是死亡率高且治療困難的普遍的癌症,80至90%的肺癌是由吸煙引起[8],30%由癌症引致的死亡是出於吸煙。其他肺病像肺氣腫亦與吸煙有關。吸煙亦會使到心臟負荷加劇,增加患上心臟病的機會。懷孕時吸煙增加流產及嬰兒體重不足的可能。吸煙者看上去比不吸煙者年老,吸煙也會導致脫髮,因為香煙會使細胞吸收一氧化碳而排斥氧氣,增加皮膚的皺紋。同時由於吸煙會增加新陳代謝的速度,所以吸煙者體重會下降。

尼古丁是香煙內的主要有效成份,能刺激人體,亦會令人上癮。尼古丁能減少食慾。三分之一煙民戒煙後體重都會增加。

吸煙引致肺癌的機會隨著吸食的方法和頻率,香煙的種類而定。據統計,一個普通吸煙者得到肺癌的機會為11 至 17%,比非吸煙者高出10至20倍。吸煙時進入體內的氣體有毒及會致癌,當中包括具有放射性-226。現時美國用以種植煙草的土地,大部份都因為長期使用肥而被放沾染。據美國在八十年代進行的某些研究,懷疑放射才是吸煙導致肺癌的主因,而不是煙內的焦油英語Tar (tobacco residue)。吸煙者的骨骼內含有-210及-210,二者都是鐳衰變的產物。 

吸菸也會提高罹患精神疾病的機會。

多年以來煙草工業發表不少關於香煙上癮及致病的研究結果。事後發現部份由煙草商贊助的研究方法並不嚴謹,出現預設傾向和結果偏差。另一方面,部分研究二手煙的研究亦出現選樣偏差、數據不足等毛病。

無論如何,現時世上很多國家和地區政府都已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在美國,很多地方政府禁止在公共場所,包括所有辦公室、以至在街道上吸煙。美國亦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全面在餐廳及酒吧內禁煙。很多發達國家都已訂立法例禁止香煙廣告,煙草商贊助體育活動亦有所限制;香煙包裝上強制要加上警告字句,提醒購買者香煙可引致的健康影響。多數地方的政府亦禁止將香煙售予未成年的青少年。

台灣,除了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禁止將香煙售予未滿20歲之人外,也在2006年開始徵收煙品健康福利捐,以期降低吸煙人口;在中國大陸,政府已在2004年4月立法於非典期間終止於車身、機場公交渡輪鐵路車站展示煙草產品廣告,以捍衛公共利益。從2011年起,中國大陸開始於全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香港也在1987年通過《吸煙(公眾衞生)條例》。並在2006年修訂,2007年1月1日生效。把所有公眾場所的室內場所、部分戶外場所、幼兒中心學校、大學、專上學院行人路泳灘水域沙池、公共交通工具、指定燒烤場營地自動扶手電梯、公共交通交匯處、街市運動場跑道等處被列為禁煙區。

吸煙男士健康影響[編輯]

吸煙會減低男士的性表現甚至不舉

  • 損害血液循環系統,令陰莖血管閉塞,導致陽痿
  • 減低荷爾蒙分泌使生殖器官的反應遲緩。
  • 減少精子數目,破壞精子正常發育及活動能力,導致不育。
  • 增加患上中風機會。

證據顯示男性吸煙者會:

  • 增加患陽痿的機會(約八成陽痿患者是吸煙人士)
  • 對治療陽痿藥物的反應減低
  • 減少精子數目(比非吸煙者平均少20%)
  • 精子畸形的概率較常人高出一倍
  • 增加伴侶流產和胎兒畸形的概率

丈夫(或父親)的二手煙亦從多方面損害家人健康:

  • 吸煙者的配偶因吸入二手煙而患肺癌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兩至三成
  • 兩成的兒童患癌病個案與父親吸煙有關
  • 吸煙者的子女患支氣管病的機會高出一至五成

對不吸煙人士健康影響[編輯]

吸煙者很容易讓吸煙者及其他人吸入二手煙

吸煙是引致室內空氣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二手煙更可引致疾病和死亡。

二手煙可引致各種健康問題,吸煙者和非吸煙者同樣受到二手煙的傷害。

二手煙是指由燃點煙草產品所散發出的煙霧吸煙者抽煙時噴出的煙霧

不吸煙人士吸入煙草中的煙霧含有超過4000種的有毒化學物質和其中超過40種致癌物質。

依照研究顯示,只要聞到煙味就代表受到二手煙危害。[9]

消費[編輯]

每年全球煙草業生產大約5.5萬億支香煙,吸煙人數超過11億。

吸煙狀況參考
吸煙百分比
地域
非洲 29 4
美洲 35 22
地中海 35 4
歐洲 46 26
東南亞 44 4
西太平洋 60 8
(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估計)

土耳其成年人吸煙比例最高,達到總人口的67.4%。

銷售[編輯]

Belomorkanal cigarettes

二戰以前,許多製造商在每盒香煙里放置一張香煙卡片,但是隨着戰爭的爆發,出於節約用紙方面的考慮,這一傳統被從此放棄了。1970年4月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批准了《針對公眾健康的煙草管理法令》,其中明文規定了在美國的電視節目中禁止播出香煙廣告,該法令自次年的1月2日開始實行。然而許多煙草商在該法令生效後,從1973年冬天到1974年,生產了許多「迷你」的雪茄,打了該法令的擦邊球。並且打出了"How can anything that looks so wild taste so mild? (怎麼會有看起來如此狂野抽起來卻如此舒心的煙?)" 的宣傳口號。

2016年5月,全美50州全部禁止出售香煙給18歲以下青少年。其中阿拉巴馬阿拉斯加猶他三個州把該年齡定在了19歲,其他一些州,例如新澤西州加利福尼亞州計劃將該年齡提升到19歲,甚至21歲。而在麻省雖然出售香煙於青少年屬於違法行為,但法律並不禁止青少年的父母或其監護人提供煙草給青少年。

類似的法律存在於很多國家和地區,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除了魁北克的禁煙年齡為18歲以外,全加和全澳都將19歲定為標準。然而加拿大只是禁止銷售煙草於青少年,並不禁止他們吸食。英國和香港的法律規定禁止將煙草出售給18歲以下人士,但並不禁止他們購買,所以這一法令只針對零售商。

台灣[編輯]

在臺灣的登喜路香菸正反面警示圖

依菸酒稅法第7條、第22條及菸害防制法第4條,徵收菸酒稅與菸品健康福利捐。[10][11]

菸品種類 菸酒稅 菸品健康福利捐
紙菸 每千支徵收新臺幣1,590元 每千支徵收新臺幣1千元
菸絲 每公斤徵收新臺幣1,590元 每公斤徵收新臺幣1千元
雪茄 每公斤徵收新臺幣1,590元 每公斤徵收新臺幣1千元
其他菸品 每公斤徵收新臺幣1,590元 每公斤徵收新臺幣1千元

網上銷售[編輯]

如今,香煙的銷售和購買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都受到大量的限制。在北美和歐洲地區,由於高昂的稅收導致香煙的價格一路飆漲,導致了煙草產品在因特網上大量出售,從而避免高額的稅收和對購買者年齡的限制。

Ebay和一些北美的C2C網站在2003年左右開始禁止網絡上的煙草製品的銷售。其主要原因是:

  • C2C銷售模式逃避了稅收。
  • 網站無法確定購買者的年紀,在許多地區這是違反當地法律的。

華人與香菸[編輯]

2009年蘇州街頭收購名牌香煙、酒水的廣告。香煙是中國大陸禮品回收行業最為常見的流動品。有中國社會普遍使用高檔香煙為禮品的背景[12]

菸草自明朝末年傳入中國。明清文獻中有「淡巴菰」、「淡巴菇」、「擔不歸」及「相思草」等稱謂,[13]朱履中嘉慶二年(1797年)刊刻了《淡巴菰百詠》一書。

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香菸消費國,菸民總數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而且吸菸年齡正在朝低齡化發展。但由於考慮到目前菸草稅收占中國政府財政收入的近10%,並且解決了大量中國人口就業問題,以及在中國禁煙後外國菸葉產品可能進入的問題,所以還未實質性採取禁煙[14]。2010年《新聞晨報》在上海進行的採訪報道指出,在社會普遍使用高檔香煙為禮物、接待客人的風氣下,每年12月成為高檔香煙的「缺貨月」、「漲價月」[12]

華人世界,如欲祭拜亡魂鬼神,但「線香」取得不易時(於旅人露宿、軍隊行軍或是監獄囚犯等情況),多用隨身攜帶的香菸以替代。著名香港電影監獄風雲》,即有將菸插在祭祀的畫面。另外,如死者生前為抽菸之癮君子者,其親友也常會以香菸燃燒祭拜之。

立法[編輯]

限制吸煙[編輯]

許多政府對吸煙(尤其是在公共場所)施加了限制。其主要理由是二手煙對健康的負面影響。法律因國家和地區而異。幾乎所有國家都有法律限制人們在公共場所吸煙,超過40個國家有全面的無煙法律,幾乎禁止在所有公共場所吸煙。[15]

年齡限制[編輯]

國家/地區 年齡限制 具體內容
 中國 18 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產品是違法的。任何人在學校或教育場所內都不得吸煙。[16]這些規定的執行力度較弱或未得到執行。
 香港 18 向18歲以下的任何人出售、贈送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煙草產品是違法的。[17]
 臺灣 20 向20歲以下的人出售或提供煙草是違法的。強迫、引誘或以其他方式導致孕婦吸煙是違法的。孕婦或20歲以下的人吸煙是違法的。對於吸煙的孕婦,沒有規定處罰。[18]
 馬來西亞 18 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產品是違法的。[19]
 泰國 18 任何人不得向未滿十八周歲的人處置、出售、交換或贈送煙草產品。[20]
 越南 18 未滿18歲的人使用、購買和出售煙草製品是違法的。向未滿18歲的人出售和供應煙草製品也是違法的。[21]

稅收[編輯]

對香煙徵稅既是為了減少使用,尤其是青少年的使用,也是為了增加稅收收入。更高的香煙價格會降低吸煙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全球香煙稅率為售價的四分之三,以防止癌症和其他負面健康影響。[22]

廣告[編輯]

許多國家對香煙廣告、促銷、贊助和營銷都有限制。例如,在中國大陸,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戶外發布煙草廣告是違法的。[23]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薩斯喀徹溫省艾伯塔省,如果未成年人能夠進入場所,那麼零售店內就不允許展示香煙。[24]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魁北克省以及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從2010年開始,無論年齡如何,都禁止展示煙草。這種零售展示禁令也包括雪茄和薄煙捲等非香煙產品。[25][26]

參看[編輯]

備註[編輯]

  1. ^ 原書[5]:72為1877年,顯然印刷錯誤,四年後是1847年。
  2. ^ 1885年的設備每小時2500支加工能力,此處懷疑[誰?]是一天加工3600支。

參考資料[編輯]

  1. ^ 【水煙的真相】水煙真的比香煙健康?全面解構水煙熱潮背後的各種危機. 
  2. ^ 菸是青少年的「入門毒品」,不可輕忽!. 
  3. ^ LeBrun, Nancy. How Smoking Affects Your Life Expectancy. Healthgrades. 2020-11-13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2) (英語). 
  4. ^ Health Effects of Vaping.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2024-05-15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2) (美國英語). 
  5. ^ 5.0 5.1 5.2 5.3 《煙火撩人-香煙的歷史》(法)迪迪埃·努里松
  6. ^ Bogden JD, Kemp FW, Buse M; et al. Composition of tobaccos from countries with high and low incidences of lung cancer. I. Selenium, polonium-210, Alternaria, tar, and nicotine. J. Natl. Cancer Inst. January 1981, 66 (1): 27–31. PMID 6935462. doi:10.1093/jnci/66.1.27. 
  7. ^ 百害還是有一利:菸草中的有益成分NAD1. PanSci 泛科學. [2023-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4) (中文(臺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 存档副本. [2017-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自由電子報:三手煙危害大 殘留煙味也會致癌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1-24.
  10. ^ 菸的稅負及健康福利捐多少?(5802)-菸酒稅應納稅額之計算.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2019-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菸品健康福利捐.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9-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2. ^ 12.0 12.1 記者:張谷微. 高档香烟缺货或价格猛涨 买中华收加急费. 新浪網,來源:新聞晨報. 2010-12-14 [2021-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2) (簡體中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3. ^ 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七:「呂宋國所產煙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絲薰。」
  14. ^ 中國煙草業高利稅的代價:每年百萬人死於吸煙[永久失效連結]
  15. ^ WHO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首個國際公共衛生條約由192個國家通過,168個國家簽署。其第8.1條規定:「締約方承認,科學證據已經明確表明,接觸煙草會導致死亡、疾病和殘疾。」
  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2020-10-23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2) (中文(中國大陸)). 
  17. ^ Smoking (Public Health) Ordinance - Cap 371 Consolidated version for the Whole Chapter (30-06-2023) (English).pdf. 電子版香港法例. 2023-06-30 [2024-06-02] (英語). 
  18. ^ 衛生福利部. 菸害防制法.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23-02-15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2) (中文(臺灣)). 
  19. ^ Teks 1 (1-50) - Malaysia-TC-Regs-2004.pdf (PDF). Tobacco Control Laws. 2004-09-23 [2024-06-02] (馬來語). 
  20. ^ Tobacco Products Control Act. B.E.2535 (1992). (PDF). Tobacco Control Laws. 1992-03-29 [2024-06-02] (英語). 
  21. ^ quèc héi - Vie-Nam-2012-TC-Law.pdf (PDF). Tobacco Control Laws. [2024-06-02] (英語). 
  22. ^ Closing in on cancer. 經濟學人. 2017-09-16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2) (英語). 
  2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中國政府網.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2) (中文(中國大陸)). 
  24. ^ A legal history of smoking in Canada. CBC.ca. 2011-07-29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30) (英語). 
  25. ^ Ontario set to ban cigarette display cases. CTV News. 2008-04-20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8) (英語). 
  26. ^ Page 6 - A Proposal to Regulate the Display and Promotion of Tobacco and Tobacco-Related Products at Retail: Consultation Document, December 2006 [Health Canada, 2006]. Health Canada. 2011-06-07 [2024-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7) (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