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科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科學主題首頁

歡迎來到科學主題首頁科學是研究自然現象的學問,能夠對於自然現象給出可供重複驗證的解釋與預測。科學家研究科學時,必須符合科學方法,即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必須建立於收集可觀察、可經驗、可量度的證據,並且合乎明確的邏輯推理原則。另一種比較老舊,很接近的涵義表明,科學是所有可信賴、合乎邏輯與理性的知識。

古典時代以來,科學就與哲學密切連結。近代時期,在英語,科學與哲學這兩個術語有時可以交換使用。直到17世紀,自然哲學與哲學才開始有所區別。後來,為了更強調兩者不同,又將自然哲學改稱為自然科學。這種詮釋強調,自然科學專注於研究自然現象與相關自然定律,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數學天文學等領域。

將科學所倚賴的治學理論與治學精神延伸至其它領域,現代學者開展了探討人類社會社會科學。現今,科學這術語可以廣義指稱關於某論題的可信賴知識,如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語言學等。

特色條目

代謝生物體維持生命化學反應總稱。這些反應使得生物體能夠生長和繁殖、保持它們的結構以及對環境作出反應。代謝通常被分為兩類:分解代謝可以對大的分子進行分解以獲得能量;合成代謝則可以利用能量來合成細胞中的各個組分。代謝是生物體不斷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過程,一旦物質和能量交換停止,生物體的生命就會結束。代謝中的化學反應可以歸納為代謝途徑,透過一系列的作用將一種化學物質轉化為另一種化學物質。一個生物體的代謝機制決定了哪些物質對於此生物體是有營養的,而哪些是有毒的代謝率影響了一個生物體對於食物的需求量。代謝有一個特點:無論是任何大小的物種,基本代謝途徑也是相似的。代謝中所存在的這樣的相似性很可能是由於相關代謝途徑的高效率以及這些途徑在演化史早期就出現而形成的結果。

優良條目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又稱為克拉佩龍方程)是描述理想氣體在處於平衡態時,壓力體積物質的量溫度間關係的狀態方程。它建立在波義耳定律查理定律蓋-呂薩克定律等經驗定律上。其方程式為。這個方程式有4個變量:p是指理想氣體的壓力,V為理想氣體的體積,n表示氣體物質的量,而T則表示理想氣體的溫度;還有一個常量:R為理想氣體常數。可以看出,此方程的變量很多。因此此方程以其變量多、適用範圍廣而著稱。當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運用於實際氣體時會有所偏差,因為理想氣體的基本假設在實際氣體中並不成立。一般來說,沸點低的氣體在較高的溫度和較低的壓力時,更接近理想氣體,如氧氣氫氣等。

每日圖片

天文學家以極化術確認它的表面顏色是藍色。

HD 189733 b是一顆距離地球約63光年的太陽系外行星,位於狐狸座。該行星於2005年由一群在法國進行觀測的天文學家在狐狸座恆星HD 189733 A旁以凌日法發現。HD 189733 b是第一顆畫出表面熱量分布圖的系外行星,並確認其表面顏色為深藍色,以及在大氣層中確定了二氧化碳的存在。它的質量比木星高13%,軌道週期2.2日,即軌道速度152.5 km/s,因此人類所知的生命型態存在的可能性極低。

人物

弗朗索瓦·恩格勒(法語:François Englert, 1932年11月06日)是比利時理論物理學者,在粒子物理學做出重要貢獻。

1964年,恩格勒和羅伯特·布繞特共同提出希格斯機制希格斯玻色子理論。另外還有兩個研究小組也在同年獨立地提出類似結果,一組為傑拉德·古拉尼卡爾·哈庚湯姆·基博爾,另一組為彼得·希格斯。六位物理學者分別發表的三篇論文,在《物理評論快報》50周年慶祝文獻裏被公認為里程碑論文。

因為「次原子粒子質量的生成機制理論,促進了人類對這方面的理解,並且最近由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屬下大型強子對撞機超環面儀器緊湊緲子線圈探測器發現的基本粒子證實」,恩格勒、希格斯榮獲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歡迎參與

  • 您可以……
自然科學育種 - 光電比色計 - 暴風雨 (科學) - 傅立葉效應 - 宇稱守恆 - 偽醫療 - 原子核結構英語Nuclear structure - 環神經動物英語Cycloneuralia - 顎胃動物英語Gnathifera (clade)
應用科學與技術表面效應 - 煙霧探測器英語Smoke detector - 量子糾纏實驗描述 - 熱解聚英語Thermal depolymerization - 定日鏡英語Heliostat - 熔鹽
已創建待審核:稀有地球假說
  1. 創建以上請求條目。
  2. 歡迎參與科學專題,此專題是旨在為科學相關條目和相關討論協調翻譯與撰寫。
  3. 興趣小組簽到,讓相關同好認識您並交流連絡。
  4. 改善現有條目的品質,參與科技提升計畫相關提案。
  5. 翻譯各語言維基的相關條目到中文維基,參與化學翻譯請求
  6. 參考可靠來源寫新條目,參與自然科學條目請求,或應用科學與技術條目請求
  7. 直接擴充更新科學小作品

新知

< 科學新聞動態 下列日期是新聞發布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22年焦點新聞

2021年焦點新聞

2020年焦點新聞 

2019年焦點新聞 


參考文獻

  1. ^ 首次 中國太空站機械臂轉位貨運太空船試驗成功. 中國時報. 2022-01-06 [2022-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6). 
  2. ^ Michael O'Riordan. David Bennett, First Transplant Recipient of a Pig Heart, Dies. TCTMD. [2022-12-18]. 
  3.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到達最終觀測位置. BBC News中文. 2022-01-25. 
  4. ^ Solidot | 水熊虫通过坠毁的以色列飞船散播到月球表面. www.solidot.org. [2019-08-31]. 
  5. ^ Solidot | 以色列月球登陆器登陆失败. www.solidot.org. [2019-08-31]. 

你知道嗎?


前次頁面更新時間為2024年6月9日 00時38分59秒 UTC,清除緩存頁面

維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