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羅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休·羅爵士
Sir Hugh Low
GCMG
第4任霹靂州參政司英語List of British Residents of Perak
任期
1877年4月1日—1889年5月31日
前任詹姆斯·格斯里·戴維森(James Guthrie Davidson)
繼任法蘭克·斯威特納姆爵士
納閩總督英語Governor of Labuan(代理)
任期
1866年?月?日—1867年?月?日
前任耶利米·卡拉漢英語Jeremiah Thomas Fitzgerald Callaghan
繼任約翰·軒尼詩爵士
個人資料
出生(1824-05-10)1824年5月10日
英國英格蘭倫敦克萊普頓英語Clapton, London
逝世1905年4月18日(1905歲—04—18)(80歲)
意大利利古里亞大區薩沃納省阿拉西奧
配偶凱瑟琳·納皮爾(1848年結婚,死於1851年)
安·道格拉斯(1885年結婚)
宗教信仰基督教

休·羅爵士,GCMG(Sir Hugh Low,1824年5月10日—1905年4月18日)為英國殖民地官員及博物學家。休·羅曾在納閩擔任各種殖民地官員,經常被認為是馬來半島首位成功的英國官員。1851年他登頂京那峇魯山,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一次。京那峇魯山的最高峰及附近的深谷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1][2]

生平經歷[編輯]

他出生於英國克萊普頓英語Clapton, London,是一位蘇格蘭園藝家的兒子。早年,在家族苗圃(克拉普頓苗圃)里從事植物學專業工作。20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將他送往東南亞進行採集考察。起先他呆在新加坡,之後很快就加入了砂拉越第一位白人拉者詹姆士·布魯克爵士的隊伍中。隨後的幾個月中,他很好的了解了砂拉越內陸,並在回國之後寫成了一部權威的著作。1847年,詹姆士·布魯克被任命為納閩英國殖民地總督和婆羅洲總領事。他聘休·羅為殖民地秘書(1848年至1850年)。1848年,回到遠東,遇到並娶了嘉芙蓮·納皮爾為妻。在納閩期間,休·羅獲得了豐富的行政經驗,通曉馬來語,並成為了一個聲名遠揚的博物學家。期間他還3次攀登了京那峇魯山,第一次於1851年3月,第二次於1858年與汶萊總領事斯賓塞·聖約翰一起登頂。[3][4][5]

1877年4月,休·羅來到馬來半島擔任第四任霹靂州參政司(1877年至1889年)。根據邦咯條約,參政司可介入除宗教民俗外的任何事物。1874年,第一任參政司被謀殺,激起了一場戰爭,使得幾乎所有的馬來亞高層官員或死或流亡。休·羅的任命標誌着正常治理的恢復。[6]

在他就任的第一年(1877年),他制定了以下原則,即保留他們對所擁有礦山的權利,但礦山所有者必須保證其礦山的開採。八年間,他廢除了該州的奴隸制[7] 1885年,他在建立了馬來半島的第一條鐵路,其由太平通往缽威港(即現在的瓜拉十八丁)。[8]

休·羅就職的12年間地方平和,他設置由馬來人華人英國有力者組成的國家議會,特出地在各方面利用這些地方領袖協助各方面的治理。[1]

例如,他結交了華人甲必丹鄭景貴英語Chung Keng Quee,並讓霹靂的華人礦工使用了現代化的英國採礦機器。1891年,休·羅曾在《哈珀斯雜誌》(Harpers Magazin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為鄭景貴叫屈,以正視聽。

他曾與拉惹優素福和拉惹伊德里斯合作恢復秩序,還清了國家80萬叻幣的債務,並重新建立起了對英國行政體系的信心。[9][10]

除了他的政績之外,休·羅還參與了對橡膠咖啡黑胡椒茶葉等熱帶作物的種植試驗和研究。馬來西亞種植橡膠的時代開始於休·羅。1882年,他播種的7粒橡膠種子在江沙公園長成了七棵大樹。[11]

休·羅還幫助創辦了《皇家亞洲協會海峽分部雜誌》(Journal of the Straits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因他對大英帝國的貢獻,他在1879年榮獲了聖米迦勒及聖佐治侍從(同袍)勳銜,在1883年榮獲了聖米迦勒及聖佐治爵級司令(騎士)勳銜,成為爵士,1889年再榮獲聖米迦勒及聖佐治(爵級)大十字騎士勳銜。他經常被認為是馬來半島首位成功的英國官員,其管治方法成為了後繼英國整個東南亞地區殖民地的運作方式。[1]

在他任職期間,休·羅與雪蘭莪州的英國法官詹姆斯·英尼斯James Innes)之間,就馬來亞奴隸債務問題存在一場爭執。詹姆斯·英尼斯試圖將休·羅牽入其中,指責他在霹靂教唆實施奴隸制,實際上他是在試圖廢除。[9]

1889年,休·羅退休,為政府留下了150萬叻幣的盈餘。[10][12]

1905年4月18日,休·羅去世於意大利阿拉西奧

以其命名的事物[編輯]

許多物種都以其名字命名,以紀念他在生物領域的成就:

植物[編輯]

蘭花[編輯]

動物[編輯]

地名[編輯]

  • 洛氏峰Low's Peak),婆羅洲京那峇魯山的最高峰,也是東南亞的最高峰。
  • 洛氏谷Low's Gully
  • 休羅街Hugh Low Street),位於馬來西亞霹靂怡保。該街道已改名為「Jalan Sultan Iskandar」(蘇丹依斯干達路),但當地華人仍將其稱為休·羅街。1986年改名後,其由雙行道改為單行道,並拆除了原有的拱門。[14]

主要著作[編輯]

  • Sarawak, Its Inhabitants and Productions: Being Notes During a Residence in that Country with His Excellency Mr. Brooke By Hugh Low Published by Adamant Media Corporation; ISBN 1402190433, ISBN 9781402190438
  • A Botanist in Borneo: Hugh Low's Sarawak Journals, 1844-1846 By Hugh Low, Bob Reece, Phillip Cribb Contributor Bob Reece, Phillip Cribb Published by Natu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2002; ISBN 9838120650, ISBN 9789838120654
  • Sĕlĕsǐlah (book of the Descent) of the Rajas of Brunei By Hugh Low Published by [s.n.], 1880
  • The Journal of Sir Hugh Low; Perak, 1887: Perak, 1887 By Hugh Low, transcribed and edited by Emily Sadka Published by Govt. Print. Off., 1955

傳記[編輯]

  • Sir Hugh Low, 1824-1905 By Charles F. Cowan Published by , 1969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 ^ Malaysia, Singapore & Brunei By Simon Richmond, Damian Harper, Tom Parkinson, Richard Watkins Published by Lonely Planet, 2007; ISBN 1740597087, ISBN 9781740597081
  3. ^ The Living Age By Eliakim Littell, Making of America Project, Robert S. Littell Published by Living Age Co., 1848
  4. ^ The Annual Register Published by Rivingtons, 1906; Item notes: 1905
  5. ^ Miss Catherine Napier was married in St. Andrew's Church, Singapore, on the 12th August, 1848, to Mr. Hugh Low: An Anecdotal History of Old Times in Singapore: 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 by Charles Burton Buckley - Singapore - 1965 - Page 485
  6. ^ Sir Hugh Low G.C.M.G. by Sir Geoffrey Cator C.M.G. published in Malaya: Th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Malaya,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Malaya and Singapore, Great Britain Colonial Office, Malaya Published by British Association of Malaya, 1958; Item notes: 1958 Feb-Dec; pp. 13, 34, 36, 59
  7. ^ The Making of Modern South-East Asia By D. J. M. Tate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Item notes: v.2
  8. ^ Asian Transformation: A History of South-East, South, and East Asia By Gilbert Khoo, Dorothy Lo Published b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Asia), 1977
  9. ^ 9.0 9.1 Letters to Henrietta By Isabella Lucy Bird, Kay Chubbuck, Henrietta Amelia Bird Contributor Kay Chubbuck Published by UPNE, 2003; ISBN 1555535542, ISBN 9781555535544
  10. ^ 10.0 10.1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from Angkor Wat to East Timor By Keat Gin Ooi Contributor Keat Gin Ooi Published by ABC-CLIO, 2004; ISBN 1576077705, ISBN 9781576077702
  11. ^ 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By Taylor & Francis Published by M. Dekker, 1981; Item notes: v.15 1981 pp.683-1636; p. 1283
  12. ^ British Malaya: An Account of the Origin and Progress of British Influence in Malaya By Frank Athelstane Swettenham Published by J. Lane, 1907
  13. ^  H.Low.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 
  14. ^ 存档副本. [2017-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9). 

擴展閱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