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見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高見國(日語:日高見国日高見國ひたかみのくに Hitakami No Kuni */?)是一個日本歷史概念。日高見國的本意是「位於日出之地的國家」,換句話說就是位於東方的國家[1]

關於日高見國具體指代的範圍,存在不同說法。大祓詞中的祝詞用日高見國代指「大和」,而《日本書紀》與《常陸國風土記》等書則主張日高見國位於大和政權東北方曾由蝦夷統治的地區。有時常陸國(大約等同今茨城縣信太郡日語信太郡也稱為「日高見國」[1][2][3][4]

通說[編輯]

根據大祓詞中的祝詞,日高見國指大和的美稱之一「大日高見國」,因此日高見國在這裏就是大和的別名。《釋日本紀》中認為:「四望高遠之地、可謂日高見國歟、指似不可言一処之謂耳。」然而,日本對於這段話自古以來就有多種解釋,未有定論[2][3][4]

津田左右吉認為日高見國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名,只是一個存在於空想中、與日出的方向有關聯的地方[5]。根據神話學者松村武雄日語松村武雄的看法,大祓詞中將位於神話中天孫降臨日向國東方的大和一帶稱為「日升之國」(日の上の国/日の昇る国);之後隨着神武東征、大和政權的建立,又開始將位於大和地區東方的地區稱為日高見國[6]。由此,有觀點提出日高見國就是指王權尚不能觸及的東方地區,日高見國指代的位置隨律令制國家的擴張而逐漸向東向北演進[7]

因「日高」在日語中含有「日出」的意思,也有說法認為日高見國是指常陸國信太郡日語信太郡,因為鹿島神宮相對信太郡位於日出的方向,所以在信太郡向鹿島神宮的方向參拜(見る/拝む)就有了「日高見」的意思。按這一邏輯,信太郡就是日高見國[1][8]。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日高國是由於對常陸國日高見道名稱的誤傳而產生的名稱[9]

新的觀點[編輯]

名稱取自「日高見國」的舊令制國日高國在北海道的位置

語言學家金田一京助曾在《公望私記》中對古籍中的「四望高遠之地」進行批判。金田一得出的結論是「日高見」是「北上川」這一地名的由來。歷史學家高橋富雄日語高橋富雄認為「日高見」與日本的「日之本」(日の本)是同一意思。

衍生[編輯]

北海道的舊令制國日高國即取自「日高見國」[10]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日高見国. Kotobank. [201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9). 
  2. ^ 2.0 2.1 國史大辭典編集委員會. 国史大辞典 11. 吉川弘文館. 1990: 919. ISBN 4-642-00511-0. 
  3. ^ 3.0 3.1 上田正昭. 日本古代史大辞典. 大和書房. 2006: 524. ISBN 4-479-84065-6. 
  4. ^ 4.0 4.1 小島憲之; et al. 日本書紀 巻1(新編日本古典文学全集 2). 小學館. 1994: 364. ISBN 4-09-658002-3. 
  5. ^ 津田左右吉. 日本古典の研究 上. 岩波書店. 1948年. NCID BN05391308. 
  6. ^ 松村武雄. 日本神話の研究 1 序説編. 培風館. 1954年. NCID BN01809035. 
  7. ^ 永原慶二. 日本歴史大事典 3. 小學館. 2001: 455. ISBN 4-09-523003-7. 
  8. ^ 谷川健一. 日本の神々 神社と聖地 11 関東. 白水社. 1984: 284. ISBN 4-560-02221-6. 
  9. ^ 楠原佑介; et al. 古代地名語源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 263. ISBN 4-490-10148-1. 
  10. ^ 上田正昭. 喜田貞吉: 歴史学と民俗学. 講談社. 1978: 246 [2019-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