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守居園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絳守居園池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1-68
認定時間1965年5月24日

絳守居園池,又稱蓮花池,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城內西北隅高地,新絳一中後面,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是一處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編輯]

絳守居園池是中國北方最古老的園林之一,始建於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由內軍將軍臨汾令梁軌開創。他從城北30里的鼓堆泉引水,開12道灌渠,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流經田園和街市,引餘波一部分流經刺史的牙城,州衙後方[1]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的弟弟漢王楊諒造反,絳州薛雅和聞喜裴文安居高垣「代土建台」以拒隋軍討之,形成大水池。「豪王才侯」在此添建「台亭沼池」,「襲以奇意相勝」,植竹木花柳,形成園林。此後唐、宋、元、明、清歷代知州多有添建維修。明正德十六年(1522)知州李文潔重修。目前的園林系清末知州李壽芝重建,民國縣長白佩華重修[2]。唐宋文人王勃岑參梅堯臣歐陽修范仲淹司馬光均曾題詩。

根據唐代長慶中刺史樊宗師撰寫的《絳守居園池記》的描述,水從西北入園,水池佔全園四分之一。子午橋將水池分為東西兩半,橋中有洄蓮亭。池南有題香亭等軒亭迴廊。池西南設虎豹門與州衙相通。池東南有新亭和槐亭,經望月渠到蒼塘,池邊立柏亭。園北為橫貫東西的風堤。

保護[編輯]

1960年,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專程考察遊覽,撰寫《撥開澀霧看園池》一文,發表於《人民日報》。1965年5月24日,絳守居園池公佈為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類,編號1-68,年代為隋[3][4]。1998年開始修復,2000年國慶節完工開放。

香港南蓮園池就是以此處為藍本興建。

參考[編輯]

  1. ^ 民國《新絳縣誌》
  2. ^ 姜錚等. 《山西古建筑地图》上.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8: 333–334. ISBN 978-7-302-50363-7. 
  3. ^ 劉潔; 劉大壽. 山西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间考. 文史月刊. 2003, (8): 38-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2). 1957年5月6日,山西省人民委員會即以(57)省文中字第140號文發出《山西省人民委員會關於公佈文物古蹟保護名單的通知》,並附有《山西省文物古蹟保護名單(第一批)》 
  4. ^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山西網. [2012-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