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豆瓣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互聯網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互聯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互聯網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電影專題 (獲評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電影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電影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請問,誰是阿北?是楊勃先生嗎?

關於清理[編輯]

第一次開詞條,不知道具體怎麼編輯,定義寫得也很粗糙,以後會慢慢改的。不知道如何才能清理,讀完了標準守則,請問Isnow不知道現在可行?--Pz0

建議參考維基百科Blogger等條目改進。--Isnow 19:23 2006年6月16日 (UTC)

雖然說信息不夠,但是如果介紹一個網站的功能的話又太像廣告,也沒必要。大家只要去那兒看就行了。歷史之類的話,就沒什麼資料了。只好等待達人了。pz0 09:42 2006年11月24日 (UTC)pz0

歷史部分是不是太過細緻了?「《經濟觀察報》報道豆瓣,《楊勃,豆瓣不是那個醬》...」有些廣告味。--Isnow 21:52 2006年12月6日 (UTC)
那我在刪改一下。--pz0 22:20 2006年12月6日 (UTC)
繼續努力;)--Isnow 22:30 2006年12月6日 (UTC)
謝謝Isnow的幫助,過一段時間我在把對豆瓣的評論加入頁面就會更好一些了。另外有一些截圖不知道怎麼改成維基支持的文件類型。--pz0 22:40 2006年12月6日 (UTC)
截圖示例:Image:Digg - Technology.png。--Isnow 22:53 2006年12月6日 (UTC)

「豆瓣的目標是讓成員們找到志同道合者的同時,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東西。」這句話我改了半天最後還是刪去了,「口口相傳」是推廣網站的方式,「找到志同道合者」不是豆瓣的首要功能,「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東西」不是通過口口相傳。我覺得要概括性的介紹豆瓣的目標(準確的說是「理念」)的話,要麼是豆瓣官方給出個標準的說法,要麼pz0參照一下阿北的相關日誌和訪談中提到的總結一下。--玉米^ō^麥兜 09:12 2006年12月10日 (UTC)

這句話是從關於豆瓣上拿的,稍稍有所改動,但也算阿北的原話了。最近由於GFW的關係,上不了豆瓣,查不了這些資料了。--pz0quick buzz 17:55 2006年12月10日 (UTC)

整理框架有待調整[編輯]

剛才改不下去了,我覺得整體框架就存在問題,想法如下: 1、服務——我覺得子分類應該是:

  • a.收藏 即以subject為主題,介紹我X和「豆瓣猜你會喜歡」,還有tag
  • b.評論 即以review為主題,包括每個subject下的「論壇」功能
  • c.友鄰 即以contacts為主題,介紹SNS功能和「口味最像」
  • d.小組 討論和SNS,及小組收藏subject的功能
  • e.排行 包括總排行和同城的排行

2、歷史——現在的寫法中很多用語直接來自豆瓣的原標題,這是不合適的,需要維基化。而且排列上感覺散亂,列表似乎更好。提供那麼多原連結也是沒有必要的。 3、評價——這一部分的觀點不能代表大眾對豆瓣的整體評價,個人觀點太重,不管是你自己的還是你引用的別人的。建議在完善了1和2之後再來改3吧。 4、圖片——截圖也不是很規範,比如圖片格式、大小、解像度和針對性上都有待考量。 以上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冒失之處,多多包涵。 --玉米^ō^麥兜 09:12 2006年12月10日 (UTC)

謝謝玉米^ō^麥兜的建議,我也知道個人能力有限,但總以為聊勝於無,先開個頭,以後資料更豐富更有水平的人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改。另外對維基的理解不夠,沒能很好的按照正是規格編寫,請多包涵了。對於框架方面支持你的說法,當時只是按照我原來的基礎改,沒想到框架這一層。--pz0quick buzz 18:02 2006年12月10日 (UTC)
補充:還有豆列、豆瓣秀和二手轉讓等服務。--玉米^ō^麥兜 07:20 2006年12月11日 (UTC)

慘啊,半夜被豆瓣水產了。。。。。。[編輯]

他們居然說我頭像違規!!!這真是我看過的最沒天理的理由,我原來頭像用的是天竺鼠,右邊那隻—十字花劍 (留言) 2008年6月5日 (四) 09:58 (UTC)[回覆]

條目還有待完善[編輯]

缺少其他觀點的角力.對民主沒有深入談下去,對核心用戶事件沒有描述等等.現在還太像自我維護的條目,相比之下其更需要不同的觀點.--junelee (留言) 2008年8月2日 (六) 21:46 (UTC)[回覆]

那個關於維基百科小組是最大的小組那句話我已經刪掉了,明顯我們愛講冷笑話小組人比較多—Lcnkr (留言) 2009年11月29日 (日) 04:26 (UTC)[回覆]

條目看起來很需要整理[編輯]

關於歷史這一欄[編輯]

大家覺得應該是現在這樣嗎?為什麼不寫寫豆瓣發生過的大事哪? 比如說數次改版 阿北道謙 及最近的大規模解散小組?

寫過,被豆瓣的官方到wikipedia上刪除了,我建議針對此詞條鎖掉豆瓣官方的ip,這是慣例。 阿北和網民的博弈,未知鹿死誰手呢。  Mu©dener  留 言  2009年2月7日 (六) 09:11 (UTC)[回覆]

BBC中文網上面的來源[編輯]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7870000/newsid_7877400/7877462.stm 《給大衛像穿衣 抗議政府封網》 報道說,自上周開始在大陸社交網--豆瓣網上發出的這批被着裝的名畫名作被作者冠以"拯救低俗的名畫名作!"的名稱。 此前,該網用戶抱怨網管將一些文藝復興時期的名畫從網上刪除。其中包括有裸體形象的提香的名畫"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為此,抗議組織者號召網民為有裸體形象的藝術作品着裝,以避免它們再被刪除。 抗議行動並不只局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名畫名作,一名網民還給新的中央電視台大樓套上一條紅色的短褲。 …… 那麼誰來為豆瓣的歷史增添燦爛的一筆?--Fuchicom 這不就有可靠來源了麼—十字花劍 (留言) 2009年2月9日 (一) 04:45 (UTC) 於是開工吧?--Fuchicom 又:豆瓣榮登低俗榜單的似乎也有可靠來源……似乎也可以鼓吹一下。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1/19/content_10682956.htm --Fuchicom bbc上的那個活動名稱不對,應該是中文翻英文英文再翻中文的結果。另,ls的網址已經被HTTP 404了,不過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中提到過的。—十字花劍 (留言) 2009年2月9日 (一) 05:37 (UTC) HTTP 404是因為--被算入了網址。回車一下搞定。又:贊嘆一下倉鼠。--Fuchicom[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豆瓣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22日 (日) 23:21 (UTC)[回覆]

添加被刪除條目/禁止標記條目列表[編輯]

是否可以在某個位置創建豆瓣被刪除條目/禁止標記條目列表? 張春雷(chunlei zhang)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