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堂田家炳中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仁爱堂田家炳中学
Yan Oi Tong Tin Ka Ping Secondary School

仁爱堂田家炳中学(2014年9月)
地址 香港新界屯门区屯门山景邨
类型津贴学校
宗教背景
隶属仁爱堂
创办日期1987年
创始人田家炳先生大紫荆勋贤MBE
学区屯门区
校监田庆先先生[1]
校长纪思辉博士
副校长孔敏芳 李家伟 李智开
教师人数编制51人,自资5人[1]
职员人数57人(包括校长)
年级中一至中六
学生人数719人(2020-2021学年)
语言主要教学语言为英语
校园面积4,000平方米[1]
校训己立立人
(After establishing yourself, help establish others)
信息+852 24643731
分院红、黄、蓝、绿
学校网址http://www.yottkp.edu.hk/

仁爱堂田家炳中学(英语:Yan Oi Tong Tin Ka Ping Secondary School)是一间位于香港屯门区津贴男女英文中学,由仁爱堂田家炳先生于1987年创办,校训为“己立立人”。该校获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遴选参与“优质学校在香港”计划,以学业、服务、体艺三方面为学校发展重点,以促进学生全人发展。

历史发展[编辑]

2011年4月中六级山西考察团(忻州团)于蒙山大佛前合照
97至98年度中一级通识科教材

1987年,仁爱堂欲于屯门山景邨开办其辖下第二所中学,原址是杨小坑村的农地。田家炳基金会协助支付了学校全部开办费用,因此学校定名为“仁爱堂田家炳中学”(此亦为香港第一间田家炳中学)。33岁的戴希立被聘为该校第一任校长,为当时香港最年轻的校长之一[2]

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在办校初期,便开始组织学生到内地考察学习,为香港最早办内地考察团的中学[来源请求]。并在通识教育方面为香港教育的先驱。早在开校时,该校已设公民教育科。早期,这科为每周一节,主要集中有关时事内容的分析探讨,内容随意,课程缺乏系统。翌年开始加入较多的生活教育题材,课程亦编整得较完善。1989年,经历六四事件后,此科加强了政治内容,如民主自由法治人权等元素。

2000年,教育署委托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研究,仁爱堂田家炳中学为全港六所高效能学校其中一所。2001年,该校得到优质教育基金“杰出学校奖励计划”颁发杰出学校奖,为香港唯一一间在“校风及培育范畴”表现卓越而得奖的学校[3]。该校得奖后,所取录的band 1学生比率随即升至80%[4]。2003年,该校获得“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表扬教师在校本课程发展的贡献。2005年起,该校收的全为band 1级别学生[5]

2010年,教育局不再推行中中英中“一刀切”政策,改为推行“微调中学教学语言”政策,规定学校可开设英文班的数量。该校获教育局允许,开设五班英文班,在新制度下成功转营为以英语作为主要授课语言[6]。同年,该校获得可持续发展基金颁发“可持续发展学校”金奖,又获社会福利署颁发“义务社会工作服务嘉许状”金奖。

2011年,学校参与教育局的“自愿缩班计划”,把班级由五班减至四班[7]。同年,该校中乐团应邀参与于北京举行之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艺术大会,获最高荣誉“国星奖”,学校亦获评为“全国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训基地”,首次得到全国性荣誉[8]

历任及时任校长、副校长[编辑]

校长︰

姓名 任期 曾任/现任公职服务/身份
戴希立 1987-2013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9]、优质教育基金督导委员会主席[10]教育统筹委员会成员[11]田家炳基金会副主席、2013至2020年仁爱堂田家炳中学独立校董
吴洁容 2013-2023 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当然教董
纪思辉 2023- 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当然教董

副校长︰

姓名 任期 曾任/现任公职服务/身份
黄志明 1987-2009 新一代文化协会主席、香港科技普及协会理事、中华文化促进中心教育委员会委员[12]
蔡国光 1987-2013 教育评议会主席[13]、副主席[14]、联络执委[15]、教育评议会教育基金主席[16]、2013至2018年仁爱堂陈黄淑芳纪念中学校长
吴洁容 2009-2013 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当然教董
孔敏芳 2013- /
崔庆华 2013-2019 2013至2019年为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副校长
李家伟 2019- 为仁爱堂田家炳中学毕业生
孙桂龙 2020-2023 2017至2021年仁爱堂田家炳中学教员校董
黄慧薇 2020-2023 曾于仁爱堂田家炳中学担任中文科老师、前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真道书院助理校长
李智开 2023- Physics at Work for HKDSE(2023 Edition)作者之一

师资[编辑]

学历及专业教育文凭 占全校教师人数的百份比(%)
教育文凭: 100
学士: 100
硕士、博士或以上: 47
特殊教育培训: 15
年资 占全校教师人数的百份比(%)
0-4年 14
5-9年 14
10年或以上 72

[17]

校舍[编辑]

扩建后的图书馆
学生参与有机农圃的农耕工作

由于该校面积仅4000平方米,2005年学校开展校舍扩建工程(SIP),兴建新翼大楼,扩建图书馆,新设6楼。此外,全校课室、各类教室、礼堂、图书馆、健身室、有盖操场等亦配置了空调。而各课室亦已装设电脑、投影机及实物投影机,供老师教学之用,由班会的资讯科技干事(IT prefect)负责管理及协助老师应用相关设备。

校舍内的设施如下:

类别 设施及数量
普通教学设施 标准课室(25间)、小型课室(10间)、实验室(4间)、礼堂
电脑教学设施 电脑室(2间)、语文及文化多媒体教室、英国语文多媒体教室、通识教育中心
其他教学设施 家政室、地理室、美术室、数学室、音乐室、长者学苑室
体育休闲设施 排球场、篮球场、文化广场、健身室、学生活动中心、空中花园、后花园
其他设施 校务处、医疗室、辅导室、社工室、教员室(4间)、饭堂及小卖部、家长资源中心、图书馆、会议室、教职员休息室、历史文化廊

2009年,该校获政府批准以1元的象征式租金,租用约2000平方米、位于轻铁石排站的空地,用作辟建社区生态园圃。校方以唐伟强老师作为领导,负责园圃的日常运作,并鼓励学生参与有机栽种,全方位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学校亦耗费18万元购买科学堆肥机,以配合校内的“厨余回收计划”,将学生制造的厨余变成堆肥,达致自给自足[18]。园区主要以太阳能发电,并设有健体器材发电机,让学生透过踏单车的方式制造电力,实践环保。然而在2013年9月30日,该地已交还政府,以兴建房协资助出售房屋屋苑-翠鸣台

班级[编辑]

07年10月3A班以回收得来的月饼罐拼成“骨牌”

现时全校共有24班。中一4班(包含1班精英班)、中二4班(包含1班精英班)、中三4班(包含1班精英班)、中四4班、中五4班及中六4班。

3A为特别班(现已改为精英班),想进此班的学生要在中二下学期时写自荐信,老师会按学生中二的综合表现及选班意愿编配,为每班筛选出40人。3A为“多元智能班”,其“作为中四级学生领袖早期培训基地”,推动校内的环保风气,举办各项环保活动,并负责校内回收活动。老师亦会为多元智能(MI)学生提供不同方式的教育。然而,此特别班已于2019年改为精英班,并以成绩的优劣为唯一编班准则。[19]

该校的分班特色如下︰

  1. 初中年级以混合能力编排学生分班,而部分科目(中一英文(现已取消)、中三数学)则会实行分组教学。
  2. 中一英文科按学生英文能力表现稍优、中等以上、中等分组,全面实施小班教学,每组人数20至30人,唯此分组上课已于2019-2020年度取消。
  3. 中三数学科3C、3D分两班,亦按学生上一学年数学科表现,重组分班(稍优或中等)上课。[20]

科目[编辑]

中一、二︰
中三︰
  • 以中文为教学语言 - 中国语文、中国历史、视觉艺术、体育、家政
  • 以英文为教学语言 - 英国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资讯及通讯科技、音乐、生活与社会(“企业会计财务概论”及经济)、历史、地理
新高中(三三四学制)中四至中六︰

详细科目选择如下︰

核心科目 中学文凭试学科 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M)、公民与社会发展
其他学习经历 体育、班主任课/德育及成长课
选修科目 中学文凭试学科 选项1︰中国历史/化学(两组)/生物/视觉艺术/ 旅游与款待
选项2︰中国文学/世界历史/生物/物理/企业、会计及财务概论
选项3︰资讯及通讯科技/化学/经济/地理/中国历史
数学︰M2
其他学习经历 德育及公民教育、体艺、社会服务、生涯教育、领袖训练、班组、学会、社活动、国民教育

4A/5A/6A为M2班,学生需在选科表上选择3X+M2才能进入,而其他有修读M2而不是3X+M2的学生则会进入余下的班别,因此各班科目的分布如下︰[22]

A B C D
核心科目 中国语文
英国语文
数学(M)
公民与社会发展
选修科目 选修科目(X)(Block 1)
选修科目(X)(Block 2)
选修科目(X)(Block 3)
M + M2 M / M + M2

通识教育[编辑]

97至98年度中一级通识科教材

该校在通识教育方面为香港教育的先驱。早在开校时,该校已设公民教育科。早期,这科为每周一节,主要集中有关时事内容的分析探讨,内容随意,课程缺乏系统。翌年开始加入较多的生活教育题材,课程亦编整得较完善。1989年,经历六四事件后,此科加强了政治内容,如民主自由法治人权等元素。

由于课程内容增加,公民教育课只有每周一课并不足够,于是在1990年,该校正式将公民教育科及经济及公共事务科合并,增加了公民教育的课堂时间。随后此科进行了较大胆的创新,并确立特色,如在考试中加入时事问答题,加入口头报告的平时考核,进行分组习作。到1994年6月期末考试,该校首次推出开卷试的考核形式,并初步确立了评核学生学习表现的三元模式:普通试、开卷试和平时分。

1994年开学,该校决定正式在中一级开办通识教育科,将公民教育、历史地理三科合并,扩展至每循环周六堂。一来训练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二来因为三科的内容以至教学目标存在不少的共通性,透过三科的整合可完善在初中社会科目的课程。1995年通识教育科扩展至中二[23]

其后该校亦于中六开办香港高级程度会考通识教育科。

2006年,公民时事学会成立,为了鼓励同学多关注时事,该学会于每学年举行多次时事擂台,给中一至中三学生参加。中一至中二级通识教育科每月进行时事测验,每班最高分将会参与初赛;中三级则由各班班会选出参赛者。初赛中最高分的5名同学可获得参与该月时事擂台的机会;时事擂台于礼堂早会时进行,比赛中得最高分的同学则可在时事擂台盾刻上班别、姓名。历计最高分的5班将可参与7月举行的时事擂台终极赛,选出该年度的时事王。

2008年,公民时事学会并入关怀社会小组(简称“关社组”),时事擂台则改由关社组与德育及公民教育组合办。

学会及学生组织[编辑]

学校自成立以来,已在老师协助下创立了不少学会及学生组织,供同学参与[24]。现时仍存的学会、组织如下︰

类别 学会名称
服务类 图书馆学会、领袖生会、BBS (Big Brothers and Sisters)、长者学苑课程统筹、义工小组、关怀社会小组、学生领袖青苗、生涯大使、阳光大使、团契小组
兴趣类 阅读学会、动漫学会(日本文化研究学会)、戏剧学会、Dance Club、棋艺学会(现今改名为桌上游戏学会)、校园摄录学会、学生电台、家政学会、美术与设计学会、文化及潮流学会、电脑学会、天文学会、园艺小组、音乐学会、合唱团、中乐团、管乐团
学术类 中国历史学会、中国文化学会、国际文化学会、英文学会、数学学会、科学学会、通识教育学会、经济及财务学会、地理学会、普通话学会
制服团体 童军女童军

每年学校均设立学生代表会,代表会由每班代表、学生组织代表18人、学生会会长、内务副会长及秘书组成,收集及反映全校同学对学习环境、学风、校规等各方的意见。而学生代表会将投票选出7位成员,作为学生会选举及咨询委员会(SUEAC)委员。选咨会则负责筹办主持学生会咨询或问答大会,收集学生对学生会的意见,并举办来届的学生会选举,确保两届学生会能顺利过渡。2011年9月,因该届学生会候选内阁竞争激烈,学生之间甚至为此发生骂战,选咨会亦收到不少投诉,选举后老师出面解画而平息事件。[来源请求]

有意参选的学生需在暑假或之前自行组阁,在开学后半个月内进行宣传活动,学生会选举则在9月中进行。校内只有学生拥有选举权,校长及老师不可投票,亦必须保持中立。若有多于1个内阁,学生将投票选出心仪内阁,得票最多者当选。若该届只有1个内阁,则投票支持或反对该内阁当选,如反对票较多,该届将无学生会,改由选咨会举办年度活动及维持有限度服务。

内阁必须有以下职位︰

  1. 会长
  2. 内务副会长
  3. 外务副会长
  4. 秘书
  5. 财政
  6. 福利干事
  7. 活动干事
  8. 宣传干事

当选学生会的职责有三[25]

  1. 维持学生会柜位运作,提供文具、必需品售卖,以及球类、棋类租借服务
  2. 主办年度活动,如陆运会、社际比赛,并举行若干特色活动
  3. 本着互助合作及共同负责之精神,协助处理学校校务

此外,学生会每年均会举办领袖训练营,与各学会、组织、四社的领袖举行历奇活动,培养领导才能及团结精神。

社际活动[编辑]

校方把学生分为绿四社,在学生入学时随机抽选,入学后学生即不准转社。

四社活动中,最重要的赛事为每年一度、历时两天的陆运会(英文本称Sports Day,2010年改为Athletic Meet)。陆运会共分为田、径二类,学生再多只可报三项赛事,而三项中必须是两田、一径,或两径、一田的组合。赛事分男甲、男乙、男丙、女甲、女乙、女丙,按学生的性别及年龄而制定。田、径的赛事种类如下︰

类别 赛事
跳高、跳远、铅球、铁饼、三级跳(仅限男甲、男乙)、标枪
60米(仅限女丙)、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女丙除外)、100米栏(仅限男乙、女甲、女乙)、110米栏(仅限男甲)

除个人项目外,赛事还设社际4X100及4X400接力赛,以及班际4X100接力赛。陆运会的尾声则是各社啦啦队表演及颁奖的时间。

自1996年起,校方每年均会邀请体育界人士出席陆运会,例如2003年曾邀请香港单车运动员黄金宝出席,2005年曾邀请中国跳水运动员伏明霞出席。

而在1998至2004年间,校方每年邀请屈臣氏田径队在陆运会作现身示范[26]

2009年,由于香港东亚运动会举行在即,校方向筹办委员会借用火炬,并在2060米欢乐长跑前,进行火炬传送。每班派出一个代表,加上学生会主席及校长、老师,手执圣火跑100米而进行交接,象征薪火相传。

2011年,为庆祝25周年校庆,校方邀请公民足球队在陆运会决赛当日与师生足球队进行一场友谊赛。

除了陆运会,四社亦会举办各项社际比赛,如社际羽毛球比赛、社际排球比赛。2011年,为了让不擅于运动的人亦得以参与四社活动,特举办社际学术比赛,让不同才能者可发挥所长。

一生一体艺[编辑]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艺的终生兴趣及欣赏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质素,鼓励同学参与体艺班,并邀请校外老师到校教授体艺课程[27]。课程种类繁多,见下表︰

球类 足毽班、壁球班/队、乒乓球班/队、羽毛球班/队、足球队(甲、乙、丙组)、男子篮球队(甲、乙、丙组)、女子、男子排球队(甲、乙、丙组))、保龄球班、高尔夫球班、草地滚球班
舞蹈 拉丁舞班、爵士舞班、中国舞班
其他 跆拳道班、弹网班/队、剑击班、射箭班、气枪实用射击班、健体班
音乐 中乐︰中阮班、古筝班、笛子班、扬琴班、二胡班
西乐︰长笛班、小提琴班、色士风班、单簧管班、敲击乐班、铜管乐班、竖琴班
其他︰无伴奏合唱班
艺术 漫画学堂、陶艺拉坯班、桥牌班
其他 数学 数学解难班
STEM 智能避障车、计算机程序入门班
语言 日文班、韩文班

首倡国内文化考察[编辑]

2011年4月中六级山西考察团(忻州团)于蒙山大佛前合照

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在办校初期,便开始组织学生到内地考察学习,为香港最早办内地考察团的中学。据统计,由1991年开始,至2011年,由校内自行规划,直接联系内地单位、组织学生考察的活动,合计39团次。考察团早期由初中公民教育科、中三级中国历史科策划,范围多于广东省内,以认识珠三角经济鸦片战争历史为主题。

1997年后,考察活动开始跨出省外,远至南京上海西安北京,以至新疆,并确定以中三及中六两个年级为主体。中六全级的考察团,则扩充为3至4天。因为学生人数众多,中三级每年有80人参与考察,校方会把学生分为两团,让两团于同一市内不同县区进行考察。中六级60人,亦会拆分为2或3团,在同一省内不同市县活动。这两级的考察活动亦多得到青年事务委员会资助。

随后,中三及中六级的考察学习成了学校年度活动,中三3天,中六7天,属于校历表上课日编定的项目。中六级考察研习的评核纪录,亦附载列于学生成绩表内,而考察报告及表现亦会占学生第二次考试成绩的5%[28]。此外,该校亦会举办一些不定期的考察活动,如2010年针对上海举行世界博览会,于7月进行世博考察团。

2011年,最后一届旧制中六生到山西进行文化考察后,在教育制度改变的情况下,该校遂举办中四、五级文化考察,由中四、五学生自行成组报名,撰写计划书,并交由老师审核和批阅。老师则以计划的可行性和创新性,选出表现较佳的组别参与文化考察。文化考察亦将计算于学生的“其他学习经历”里。

知名校友[编辑]

争议[编辑]

反送中活动[编辑]

反送中活动中,仁爱堂田家炳中学老师被指多次打压学生[29],包括禁口号,安排一日6节“辅导”课堂给各级同学,及把自决罢课同学安排于图书馆自修。

校内一名老师在校内处理坊众投诉学生多日在校内高叫“光复香港 时代革命”口号声浪滋扰时,被指打压学生。该教师指出参与破坏的滋事分子是“暴徒”,而且质问学生“你系咪撑(暴徒)?”学生于苹果日报投稿指教师高声喝骂及威吓学生不得再在校内叫口号,令在场的高中学生受惊啜泣。该老师事后被暂时“休假”,其后以校方与该班学生进行内部会议,期间以录音形式播放该老师的留言。其后亦有社工和该班学生进行会谈。

该老师休假完毕后,又在上课期间涉嫌因一名女学生不懂做数学题而多次敲打其头部[30],令该学生受惊,午膳时一边吃饭一边饮泣。

此外,另有一名老师于2019年6月14日及16日在学校互联网发出全校公开信表示支持《逃犯修订条例》[31],两封信令很多同学感到不安,令人觉得老师能够公开表达立场,而同学却不可以。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1.2 中學概覽2021/2022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Yan Oi Tong Tin Ka Ping Secondary School 學校資料.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2022-01-18 [202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8). 
  2. ^ 戴希立:从教育的角度看香港. 人民政协报. [2007-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8). 
  3.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 傑出學校.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3). 
  4. ^ 十年艱苦 連續五年全收Band 1學生 屯門仁愛堂田家炳 擬轉英中.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5. ^ Education Ladder 教育階梯屯門區中學的組別.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3). 
  6. ^ 優質中中洗牌成新英中. 东方日报. [200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 ^ 參加自願減班學校名單 (PDF). 大公报. [2011-03-11]. [永久失效链接]
  8.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 學校簡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5). 
  9. ^ 中国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 人員組成 - 戴希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6). 
  10. ^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 獻辭.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1). 
  11. ^ 戴希立:目的、學制、課程要全面檢討. 中大校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7). 
  12. ^ 香港青年發展協會 - 會員資料.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1). 
  13. ^ 教評會反對招標出教科書. 大公报. [2011-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3). 
  14. ^ 教育評議會就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2001年10月22日討論香港教育學院推行強制退休計劃提出書面意見 (PDF). 蔡国光. [2001-1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04). 
  15. ^ 教育評議會 - 執委會成員.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2). 
  16. ^ 教育署長教評會新校命名禮致辭全文. 香港政府. [2002-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3). 
  17.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 LifeIn.HK. [2014-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18. ^ 半島青商辦「關愛.廚餘」分享會. 文汇报. [2011-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9.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 學與教 - 多元智能班.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3). 
  20.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 學與教 - 分班分組安排. [永久失效链接]
  21. ^ 學科網頁. www.yottkp.edu.hk.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7). 
  22. ^ 班級結構 (PDF). 
  23. ^ 十年的蛻變 ─ 由公民到通識教育. 锺文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1). 
  24.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 校園活動 - 活動組織.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3). 
  25.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學生會簡介 (PDF). [永久失效链接]
  26.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 校園活動 - 陸運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3). 
  27.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課外活動組 - 一生一體藝.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30). 
  28. ^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 學與教 - 文化考察.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9). 
  29. ^ 【光復屯門】田家炳中學再打壓學生!十一前校內禁口號 一日安排6堂「輔導」. 苹果日报.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30. ^ 【逆權運動】仁愛堂田家炳躁底黃Sir再涉打學生. 苹果日报.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31. ^ 屯門田家炳中學 學生罷課疑被校方打壓 老師被指發信撐修例. 立场新闻. [2019-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