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题
欢迎打开时间之门!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共和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从左上角顺时针开始:沙漠中的共和联邦军队;被日本士兵活埋的中国平民;冬季攻势中的苏军;载人的日本飞机准备起飞;在柏林作战的苏军;一艘受到攻击的德国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过规模最庞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广泛的全球性战争,交战双方分别是以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国组成的同盟国,以及由德国日本意大利军国主义国家所组成的轴心国集团,在战争进展到最为激烈时全世界有近6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这次战争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整整有超过1亿多名军事人员被动员并参与这次军事冲突,并且估计有19亿以上的人口因而被卷入战争之中。主要的参战国纷纷宣布进入总体战状态,几乎将自身国家的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之上,同时也将民用与军用的资源合并以方便统筹规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部总计造成将近5,000万至7,200万人因而死亡,占了当时世界总人口(约19亿7千万)3.18%左右的比例,这也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了人类历史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此外根据估计在战争期间导致近13,850亿美元的钱财损失,并且造成大量房屋、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则受到程度不一的破坏。

尽管在战争爆发前由于主张军国主义之轴心国集团的举动各地便爆发不少军事冲突,这包括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爆发的殖民地战争、以及中国与日本展开的军事冲突等,但绝大多数学者仍然以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导致欧洲战场爆发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战火立刻遍及到欧洲、亚洲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五大洲,同时交战双方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最后一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而宣告结束,由同盟国集团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战争结束后苏联美国分别发展成为超级大国,进而造成之后长达45年的冷战,而为了避免之后爆发这类大规模军事冲突使得世界各国一同成立了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自决风气也促使亚洲与非洲展开许多非殖民化运动,但另一方面欧洲则开始追求各国之间的紧密合作

特色条目

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且于9月2日举行投降仪式并正式签字投降,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1945年8月6日与8月9日,美军分别在广岛市长崎市投下原子弹。另一方面苏联则在8月8日傍晚决定单方面废止《日苏中立条约》,并且根据《雅尔塔协定》的约定准备展开八月风暴行动。这两项冲击造成在8月14日时,昭和天皇决定要求军事参议官会议接受美国、英国、中国与苏联在《波茨坦公告》中所订下的终战条款,并且透过驻瑞士和瑞典的大使馆来向盟军发放消息。在经过多次幕后谈判以及未遂政变后,昭和天皇在8月15日向大日本帝国全国以录音广播的方式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政府决定向同盟国集团无条件投降

军事冲突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战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的一场内战,由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与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对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长枪党等右翼集团;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得到苏联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国民军则有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葡萄牙的支持,因为西班牙意识形态的冲突和轴心集团与共产势力的代理战争,使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前奏。西班牙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西班牙种种的社会矛盾,左右翼份子互相攻击、政府改革的失败、旧势力军人和宗教人士的不满,长期下来使得对立走向武装斗争,最后在右翼军人的策划下引发了内战。另外,这场战争首次出现飞机对坦克的轰炸和第一次对不设防城市的大规模轰炸。


卢提西行动
卢提西行动

卢提西行动德国诺曼底战役中一次反攻行动的代号,,它在1944年8月7日至8月13日于摩尔坦附近的美军阵地展开。在美国和英国的诺曼底战役历史中,该进攻亦仅仅被称当作“摩尔坦反攻”。这次攻击由阿道夫·希特勒下令实施,以消除美国第1军团眼镜蛇行动和随后几个星期所取得的成果,及从阿夫蓝士到达科唐坦半岛海岸地区,以切断已推进到布列塔尼美国第3军团单位。当时德军在前线的指挥官曾经警告希特勒攻势是徒劳的,几乎没有攻击成功的机会,及集中在其装甲预备队在西线的诺曼底前线不久将导致灾难,因为他们的南面侧翼被包和向东的战线已崩溃,导致许多在诺曼底的德军被围困在法莱兹口袋内。

武器装备

巴祖卡火箭筒
巴祖卡火箭筒

巴祖卡火箭筒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使用的单兵肩扛式火箭发射器的绰号,也称Stovepipe。巴祖卡是第一代实战用的单兵反坦克装备。巴祖卡使用固体火箭作为推进器,弹头为高爆和高爆反坦克弹头,能够摧毁装甲车机枪工事,射程超出手榴弹手雷的投掷范围。因为其管状外形类似于一种名叫巴祖卡的喇叭状乐器而得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北非战场中缴获到一些巴祖卡火箭筒,他们马上就发现了巴祖卡在战场上的作用并开始着手仿制。德国设计师将弹头直径增加到88毫米(还有一些小的改动)并在德军中推广使用,这种武器被称作坦克杀手。由于新奇且易于识别,“巴祖卡”在军事术语中常常代指肩扛式火箭发射器。

海上军舰

约克镇级航空母舰
约克镇级航空母舰

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美国战间期设计的航空母舰,前后一共建造3艘,是继列星顿级游骑兵级航空母舰后,美国设计的第三款舰队航空母舰。约克镇级的设计受到华盛顿海军条约伦敦海军条约的吨位限制,然而相比起上一代的游骑兵级,约克镇级更适用于美国海军的战略及战术运用,既可搭载大量飞机,同时享有优越的速度与续航距离,只是水下防御有所不足。首两舰约克镇号企业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服役,而三号舰大黄蜂号则在裁军条约失效后赶工建造,赶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服役。在艾塞克斯级于1943年底服役前,约克镇级一直是美国海军于太平洋的中坚部队,其中约克镇号及大黄蜂号均在此段时间战损沉没,而企业号则参与了太平洋战争大部分的战斗,在战后封存多年,最终拆解。

航空武器

胖子
胖子

胖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日本长崎投掷的原子弹的代号,这是继小男孩原子弹后第二个投入战争使用的核武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顺利核爆的装置。它长3.25米,直径五英尺,重4,545公斤。最早原本是将原子弹投掷目标设在小仓市,但是由于当地上空的天气过于恶劣而只好改在长崎。1945年8月9日,即广岛首枚原子弹爆炸后3天,由查理士·斯文尼驾驶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博士卡”在长崎上空9,000投下。在日本当地时间早上11时02分,在550米高度爆炸。其释放的能量约相等于2.1万公吨的TNT烈性炸药,即大概为8.4 ×1013 焦耳,比投掷在广岛的首枚原子弹稍多。尽管炸弹偏离预设的起爆点而没有达到其最大杀伤力,但是估计有40,000人在和爆炸第一时间便瞬间死亡,另外还造成25,000人轻重伤。

二战拾遗

二战历史上的今天

同盟国传记

斯大林
斯大林

斯大林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任期间,他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饥荒。他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实施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同时斯大林也以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对政界和军队中的大清洗、对少数族裔的压迫流放闻名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领导苏联和盟军共同击败了纳粹德国日本帝国,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他扶植了东欧集团,建立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在冷战中与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

轴心国传记

费迪南德·舍纳尔
费迪南德·舍纳尔

费迪南德·舍纳尔纳粹德国的一名陆军元帅,也是最后一名被授予钻石橡叶骑士佩宝剑铁十字勋章的高级将领和德意志国防军陆军总司令。舍纳尔因为对指挥自己军队极为严格,在未有进行军事审判就直接处决士兵而受到不少争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送到苏联政治监狱服刑,在此期间舍纳尔也受到西德媒体大篇幅的报导,认为他已成为苏联军官。当舍纳尔自苏联监狱获释后,受到东德的工作邀请,舍纳尔在拒绝后前往西德,被当地法院起诉在战争期间对麾下军官的处决,被判了4年监禁。他于1963年从兰茨贝格监狱被释放,并在慕尼黑默默无名的生活。1973年因心脏病去世,葬于密腾瓦德

二战分类

分类拼图
分类拼图

其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