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学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学历指的是一个人学习的经历。注意学历学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位是一种称号,并非学习经历。在中国,学历是指人们在学校接受教育,并取得经中国教育部认可的文凭,通常是指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文凭。

学历(学位)价值之争[编辑]

部分人士主张学历无用(严格上应该称之为学位无用,但一般人错用名词),原因是有些人虽然没有学历但经过实践和自学,其知识和技能水平已经相当于或者超过有学历者。高学历者只是考试制度下的机器,并不能真正了解社会的现实面;但在注重学历的社会风气下,造成了职场、官场、贫富的差距,使得学历成为就业、招收公务员、选拔官员的门槛,就算拥有一技之长者,因为没有学历而无法大展身手,人们为了到达就业的学历要求,去就读一些专业,因为在学校教育中,学生被要学较多的课程,这无形中分薄了学习专业的时间,使得专业学得不深入,因为接受教育所消耗的时间,教育的时间长了,出来工作实践的时间少了,学生虽然取得了文凭,但专业技能水平却下降了。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专业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对口,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学历不等于能力,2023年加拿大政府意识到这一点,对于香港人移民,港人Stream B政策放宽,取消学历要求,其目的就是,使得没有学历而又有一技之长的人不会被埋没[1]

矛盾现象[编辑]

中国人自古强调读书对于日后实现个人功利目的的重要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社会上只看重文凭,出现了“读书没有,文凭有用”的论调,学生间流行着“六十分万岁”的口号。不为获得文凭而读书变得没有用,变相削弱了人们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

中国政府教育政策的“全面发展”和中国俗语“人无完人”的矛盾,中国教育政策强调全面发展,造成中国教育课程过多,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大,就算顺利拿了文凭,由于学习内容分散导致学得不精,容易遗忘,民间流行一句话,“学的知识全部还给老师”在中国使用粤语的广府地区中,流行着这样的话【周身刀,冇张利】意思是:“全身都是刀,但没有一把是锋利的”。中国教育课程过多,导致学生没有一样知识学得精。中国中央电视台在1998年至2008年期间制作的与观众互动性节目《幸运52》常用小学的知识去考出来社会工作的成年人,相当多的成年人被小学的知识所难倒,知识不用则忘,可见知识荒废的严重性。[2]

古今类似之处[编辑]

魏晋南北朝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所凭准则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民间人材不被朝廷录用,而士族子弟,经常标榜自己的门阀出身,炫耀自己的贵族身份。该现象的出现,慢慢形成了后来的郡望

中国现代社会,用人单位,往往看重学历,尤其是选拨官员时,更加看重毕业学校的社会排名,使得有才能而没有学历的人无法发挥所长,而毕业于名校的人,或高学历者,经常标榜自己的毕业学校,或炫耀自己的高学历。

关联条目[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移民加拿大|港人Stream B政策放寬 取消學歷要求 工作一年可申永居. [2023-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1). 
  2. ^ 《幸运52》全新改版 魔幻学校六一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