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哈德成(1888年—1943年10月25日),經名希拉倫丁(Hilal al—Din,意為「宗教的新月」),字國楨回族陝西省南鄭縣人,中華民國阿訇、經學教育家,與王靜齋馬松亭達浦生並稱中國現代「四大阿訇」[1][2]

生平[編輯]

哈德成的原籍是陝西省南鄭縣,早年隨父親哈希齡遷居上海。自幼學習儒書,並隨父親學習阿拉伯語。16歲到江蘇鎮江以及河南向伊斯蘭教經師學習。後來任上海浙江路清真寺(俗稱「外國寺」)教長,其間自學阿拉伯語、波斯語英語烏爾都語。1913年到麥加朝覲,1914年回國,發起成立協興公司,利用該公司開展海外貿易,盈利用來培養中國伊斯蘭教人材。1919年,任駐錫蘭(今斯里蘭卡)、埃及經理。1924年回到上海,和馬剛侯等人籌組「中國回教學會」,並且出版該會《月刊》,還翻譯《古蘭經》,先後出版《古蘭經》第1至3卷中文譯本。1928年,和達浦生等人創辦上海伊斯蘭師範學校,並派優秀畢業生留學埃及[1][2]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哈德成在上海租界籌辦慈善事業。1941年化名「馬國成」,獨自逃到重慶,並謝絕國民政府聘任,赴雲南省沙甸,幫助其學生馬堅翻譯全本《古蘭經》,並且在養正阿拉伯語專科學校高級班任教[1]

1943年10月25日,哈德成在沙甸病逝,享年56歲[1][2]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中国现代伊斯兰教四大阿訇之哈德成.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 2012-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1). 
  2. ^ 2.0 2.1 2.2 馬全仁,我國穆斯林學者哈德成,阿拉伯世界198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