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物理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物理主題首頁

編輯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注重于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

物理學是最古老的學術之一。在過去兩千年裏,物理學與化學天文學都曾歸屬於自然哲學。直到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之後,物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的自然科學。物理學與其它很多跨領域研究有相當的交集,如生物物理學量子化學等等。物理學的疆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理學裡的創始突破時常可以用來解釋這些跨領域研究的基礎機制,有時還會開啟嶄新的跨領域研究。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經過嚴謹思考論證,物理學者會提出表述大自然現象與規律的假说。倘若這假说能夠通過大量嚴格的實驗檢驗,則可以被歸類為物理定律。但正如很多其他自然科學理論一樣,這些定律不能被證明,其正確性只能靠著反覆的實驗來檢驗。

典範條目、優良條目

編輯

是一種人工合成元素,符號為Fm原子序為100,屬于锕系元素。鐨是能夠用中子撞擊較輕元素而產生的最重元素,即是说它是最后一種能夠大量製成的元素。然而到目前為止,人們仍沒有製成純鐨。鐨一共擁有19種已知的同位素,其中257Fm存留時間最長,半衰期為100.5天。鐨是在1952年第一次氢弹爆炸后的輻射落塵中發現的,並以诺贝尔奖得主原子核物理学恩里科·费米命名。其化學屬性符合較重錒系元素的典型性质,有著形成+3氧化态的趨勢,但也能夠形成+2態。由于產量極少,鐨在基礎科學研究之外暫無實際用途。與其他人工合成的同位素一樣,鐨極具放射性,毒性亦很强。

精选图片

編輯

NGC 6302 (也稱為蝴蝶星雲)是在天蝎座的一個雙極性的行星狀星雲。它是結構複雜的行星狀星雲,NGC 6302的光譜顯示它的中心恆星是銀河系內最熱的天體之一,表面的溫度高達200,000K,暗示形成它的恆星一定也很大。

這顆中心星被密集的氣體和塵埃構成的赤道盤面環繞著,因此並未曾被直接觀測到。這個密集的盤面被認為是由恆星流出,形成雙極性結構,像是一個沙漏。這個雙極性結構在行星狀星雲中顯示出許多有趣的結構,像是離子牆、節點和瓣狀的邊緣形狀。

本日推薦

編輯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光路图

迈克耳孙干涉仪是光学干涉仪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明者是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耳孙。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原理是一束入射光分为两束后各自被对应的平面镜反射回来,这两束光从而能够发生干涉。干涉中两束光的不同光程可以通过调节干涉臂长度以及改变介质的折射率来实现,从而能够形成不同的干涉图样。迈克耳孙和爱德华·莫雷使用这种干涉仪于1887年进行了著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并证实了以太的不存在...

你知道吗

編輯

未解決的物理學問題

編輯

在希格斯機制裏,希格斯場的猜想形狀好似一頂墨西哥帽

電弱對稱破缺:到底是甚麼機制打破了電弱規範對稱,從而賦予W及Z玻色子質量?是標準模型的簡單希格斯機制嗎,還是根據藝彩理論technicolor theory)的點子,是大自然用一種類似強作用力的新規範作用力來破壞了電弱規範對稱?物理學者希望能夠用大型強子對撞機做實驗核對藝彩理論。

从哪里开始

編輯 基础物理学力学 | 热学 | 电磁学 | 光学

核心理论: 经典力学 | 运动学 | 静力学 | 动力学 | 拉格朗日力学 | 哈密顿力学 | 连续介质力学 | 流体力学 | 固体力学 | 电动力学 | 狭义相对论 | 广义相对论 | 量子力学 | 量子场论 | 量子电动力学 | 量子色动力学 | 量子光学 | 弦理论 | 热力学 | 统计力学

主要领域: 天体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原子物理学 | 分子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 物理光学 | 原子核物理学 | 粒子物理学 | 等离子体物理学 | 介观物理学 | 低温物理学 | 固体物理学 | 晶体学

交叉学科: 天体物理学 | 大气物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生物物理学 | 物理化学 | 材料科学 | 电子科学 | 计算物理 | 数学物理 | 非线性物理学

背景知识: 参看传记, 科学史, 和学院介绍.

专题

編輯

WikiProjects
物理学专题

有关专题

什么是维基专题?

共襄盛舉

編輯

物理新闻

編輯

2020年焦點新聞 下列日期是新聞發布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19年

物理学史上的6月

編輯


前次刷新頁面時間為2024年6月6日 01時08分30秒 UTC,刷新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