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堂书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堂書鈔》,又名《大唐类要》,[1]是一部隋代类事类類書虞世南撰,凡19部,851子目,173卷(可能还有一卷目录),今本160卷。[2][3]被誉为中国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3]

特點[编辑]

北堂係指隋代秘書省的後堂。虞世南擔任隋秘書郎時,在北堂集結群書,多摘录古书的片断而成,故稱為北堂書鈔,[4]該書引用南北朝以前古书800种,[3]起自“三代、汉、魏,迄于宋、齐。其最晚者沈约《宋书》、萧方等《三十国春秋》、崔鸿《十六国春秋》、魏收《后魏书》。”[5]此書分为帝王、后妃、政术、刑法、封爵、设官、礼仪、艺文、乐、武功、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酒食、天、岁时、地19部。各部又分子目,如“仪饰部”又分节、黄钺、鼓吹、相风、漏刻等五目。體例先立「类」,类下摘引字句作「标题」,标题之下引用古籍。原書經歷代流傳,已有殘缺,至宋代已非全秩。[6]

版本[编辑]

《北堂书钞》的版本颇为复杂。最早由元朝末年人陶宗儀傳抄宋本。

明代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有陳禹謨校刊本。明人俞安期稱見一舊抄本,後輯入《唐類函》本。清乾隆時修《四庫全書》所錄《北堂書鈔》,為內府所藏明陳禹謨校刊本。但陳禹謨校刊本品質最劣,經過胡亂竄改,內容已面目全非。[7]例如擅自将地部十六类增为四十一类。

嘉慶六年(1802年),孙星衍得陶宗仪钞原本《北堂书钞》。嘉慶七年(1802年),孫星衍在金陵五松書屋開館校《北堂書鈔》,約嚴可均王引之錢東垣顧廣圻等同校。光緒十四年南海孔廣陶林國賡孔昭熙傅以禮等續校,才完成這三十三万巻堂校注重刻陶本。

外部連結[编辑]

注釋[编辑]

  1. ^ 朱彝尊《曝書亭集》卷五二《大唐類要跋》曰:“康熙己卯七月,湖州書賈有以《大唐類要》百六十卷求售者,反復觀之,即虞氏之《北堂書鈔》也。”
  2. ^ 新唐書·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一百七十三卷;《宋史·艺文志》作一百六十卷。
  3. ^ 3.0 3.1 3.2 金常政. 百科全书的故事.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03: 19–21. ISBN 7501326231. 
  4. ^ 刘禹锡《嘉言录》曰:“虞公之为秘书,于省后堂集群书中事可为文用者,号为《北堂书钞》。今北堂犹存,而《书钞》盛行于世”。
  5. ^ 嚴可均:《铁桥漫稿》卷8《收陈禹谟刻本北堂书钞后》
  6. ^ 王應麟《玉海》载:“二馆旧缺《书钞》,惟赵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手诏褒美”。
  7. ^ 俞安期《唐类函》“凡例”云:“《北堂书钞》初无刻本,刻本自海虞陈锡玄始。以钞本遗误不可读,悉陈诸书,校付梓工,几无书可校者。”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旧钞本北堂书钞》載:“此本系永兴原本未经陈氏增删窜乱者,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册,卷一百三十九《车总载》篇,俱系大字无注,与全书异,陈氏改从一律,立题分注,遂使原本面目不可复识。且所增补,或孱如五代十国事,更失限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