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儿玉源太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儿玉源太郎
 日本陆军大臣
任期
1900年—1902年
前任桂太郎
继任寺内正毅
台湾总督府
第4任台湾总督
任期
1898年2月26日—1906年4月11日
君主明治天皇
民政长官水野遵后藤新平
前任乃木希典
继任佐久间左马太
个人资料
出生嘉永五年闰二月二十五日
1852年4月14日
周防国都浓郡德山横本町
逝世1906年7月23日(54岁)
 大日本帝国东京府
政党长州藩
专业陆军
军事背景
效忠 大日本帝国
服役 大日本帝国陆军
服役时间1868年-1906年
军衔 陆军大将
参战戊辰战争
佐贺之乱
神风连之乱
西南战争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児玉 源太郎
假名こだま げんたろう
平文式罗马字Kodama Gentarō

儿玉源太郎(日语:児玉 源太郎こだま げんたろう Kodama Gentarō,1852年4月14日—1906年7月23日),幼名百合若日本山阳道周防国都浓郡德山村(今山口县周南市儿玉町)人,陆军大臣内务大臣台湾总督

台湾日治时期第4任总督(1898-1906)。儿玉的总督任内也在中央身兼数职(日本内阁陆军大臣内务大臣文部大臣等职位),更领兵参与日俄战争,因此在台湾的时间很短。实际在台湾负责政务的人是民政长官后藤新平,被称为“儿玉、后藤时代”。

1903年(明治36年),儿玉源太郎中将接替田村怡与造为陆军参谋本部次长(参谋总长为大山岩);1904年日俄战争中,儿玉源太郎升为大将,且再兼任满州军总参谋长,并于203高地争夺战中支援乃木希典大将为战场总指挥。

1906年(明治39年),儿玉源太郎奉调回国,升任参谋本部总长,随后亦兼任“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创立委员长”。上任之后,儿玉源太郎制定了在满洲吸引移民50万的开发计划,以日本化东三省来回应俄罗斯帝国对此地的竞争企图。但他才刚接手南满铁道仅10天后,即在家因脑溢血逝世。

他于甲午战争时期间担任陆军次官,日后获升为陆军大将,且历任参谋本部次长兼满州军总参谋长、参谋本部总长等职,并受封伯爵

生平[编辑]

1852年4月14日,儿玉源太郎出生于日本周防国德山藩(今山口县),是武士儿玉半九郎长子,幼名百合若,后称健。9岁时,父亲为藩内守旧派暗杀,姐夫继承了家业,后来他在革新派的支持下才继承家名。

1868年,儿玉源太郎初次上阵,是参加戊辰战争,后任兵部省御雇。大阪兵学寮(陆士前身)毕业。

1871年4月15日,初任陆军准少尉,佐贺之乱时他作为大阪镇台大尉副官从军,在战场上负伤,神风连之乱时,他是熊本镇台的副参谋长,以手腕高超著称。

1877年,适逢西南战争西乡隆盛带了三万五千人包围了熊本城,儿玉源太郎镇守熊本城,眼看着就守不住城了,守军中有人想起来当年从法国买了两门炮,从来没有使用过,这时候架起炮来照着说明书开了一炮。炮弹虽然不知道打到什么地方去了,但攻城的敌兵真正被吓跑了,不管指挥官怎么命令,再也不肯近城一步。儿玉高兴的手舞足蹈,大喊大叫“哈哈,马鹿野郎地跑了。”

儿玉源太郎在西南战争一战成名后,历任近卫参谋副长、步兵第2联队长兼佐仓营所司令官、参谋本部管东局长。在他曾陪同陆军大臣大山岩到欧洲进行军事视察后,日本陆军的学习对象由法国改为德国,被任命为陆军次官、参谋本部第一局长兼陆军大学校干事、监军部参谋长兼陆军大学校校长,协助德国教官梅克尔少校训练军队。

1889年8月24日,儿玉源太郎晋升陆军少将,任监军部参谋长。改任陆军次官兼军务局长兼陆军省法官部长。

甲午战争开始后,任大本营留守参谋长兼临时检疫部长,被称为“日清战争的萧何”。日军攻陷平壤和黄海海战后,由于掌握制海权后,立即组编陆军第二军。由于陆军大臣大山岩出任第二军司令官,他于是成为实际上的陆军大臣,从兵力部署到物资辎重,无一不躬行实践。1895年8月20日,日本明治天皇赐其金鵄勋章及旭日重光章,并授予男爵爵位。后擢任第3师团长陆军大臣内务大臣文部大臣参谋本部次长。1898年2月26日至1906年4月11日,担任台湾总督,直至佐久间左马太接任。随后他转任参谋本部总长。

1906年7月23日,脑溢血病逝,享年55岁。儿玉源太郎病逝后葬于东京都府中市的多磨灵园。

担任台湾总督期间[编辑]

国立台湾博物馆内的儿玉源太郎铜像
儿玉源太郎

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及澎湖列岛被割让于日本。当时日本为了迅速平定台湾,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手法。但前三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桂太郎乃木希典都没能控制住台湾;在乃木看来,台湾对日本而言是得不偿失,军费开支每年高达700万日元,日本还得从中国的赔款中拿出1200万对台湾进行军费补助。庞大的经费开支使日本不但没有从台湾割让中得到实际利益,反而成了日本的沉重包袱,乃木希典萌生出卖台湾的构想,他的比喻是,“日本就像乞丐,台湾就像马。乞丐乞讨到一匹马,要骑没办法,还会被马踹一脚。”并说动了当时的首相松方正义。经过一系列幕后活动,初步决定以1500万法郎(一说一亿日元)把台湾卖给法国。

1898年,伊藤博文重新成为日本首相,乃木希典正式在军政会议上提出了《台湾卖却论》,要把台湾卖给法国甚至清帝国,获得日本外务省的支持。儿玉源太郎起立发言反对说:“我认为,台湾系日本南部的屏障,军事价值甚大,不能卖给法国。当初为了得到台湾,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力,死了那么多的人。若将台湾卖给他国,长远看来并不划算。至于乃木总督提到台湾不好治理的问题,我觉得不是台湾不好治理,而是我们管理台湾的官员无能,如果首相觉得政府中找不到能治理台湾的总督,我愿前往。”反讽了乃木希典,伊藤当下决定由儿玉源太郎接任台湾总督

到任之后的儿玉致力于振肃官纪、刷新吏风,在他的行政整理下淘汰大量官吏,当时上自敕任官、下至判任官或特约人员,共达1080被淘汰。[1]

对中国革命党的支持[编辑]

  • 1897年11月上旬,陈少白在日属台湾台北创立兴中会台湾分会,会员有杨心如吴文秀、赵满期、容祺年、庄某等五、六人,并逐渐打开局面。陈少白并多次至台湾指导兴中会台湾分会会务,并先后获取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与后藤新平的支持与援助。[2]1900年,孙中山计划惠州起义,时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赞同孙中山的计划,计划支援兴中会发动惠州起义,命令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协助在台北的孙中山,儿玉提供武器、日本政府名下台湾银行厦门分行的金库的三百万两银子,让孙中山做起义的经费,等孙中山一攻惠州,儿玉就攻打厦门,日孙一起,上下夹击。[3]后因日本内阁改组,新内阁不愿意援助中国革命,首相伊藤博文怕惊动英美而叫停,惠州起义遂告失败,郑士良逃亡,日本人山田良政与多位兴中会会员惨遭清军杀害。孙中山于11月10日化名“吴仲”,与后藤新平同行乘“横滨丸”自基隆航往日本。[4][5]
  • 清末革命人士容闳的《西学东渐记》一书中有他于1901年与儿玉总督的对话,儿玉总督说“...惜初次晤面,即有一极恶之消息报君...”容闳闻而大异,急欲知所谓恶消息者究为何事。儿玉曰:“中国闽浙总督方有公文来,嘱予留意,谓君设来此者,即倩予捕君送之中政府也。”容闳答称:“予今在阁下完全治权之下,故无论何时,阁下可以从心所欲,捕予送之中政府,予亦甚愿为中国而死,死故得其所也。”儿玉总督闻言庄重对曰:“容先生幸勿以予为中国之警吏,君今请安居于此,慎无过虑,与绝不能听君往中国就戮也。”并告曰:“君之身命今甚危,惟若居台湾在予治权之下,予必极力保护,当派兵为君防卫,不致有意外之变。”隔日果有护兵四人,夜间在容闳寓所四围巡逻,日间逢其外出无论何时,此四兵必随行,二居前,二居后,加意防护。容闳自述“予居台湾数日承日人如是待遇,意良可感。”容闳认为此次与日本台湾总督之谈话,实为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之事。[6]

家族[编辑]

长子儿玉秀雄为首相寺内正毅之女婿,曾担任拓殖大臣[7]

次子儿玉友雄为陆军中将、满铁总裁中村雄次郎之女婿,儿玉友雄曾任台湾军司令官[8]

参考资料[编辑]

  1. ^ 伊藤金次郎 著、日本文教基金会 译. 《台灣不可欺記》(日语:臺灣欺かざるの記). 文英堂. 2000年4月: 第205页. ISBN 957-8811-17-9. 
  2. ^ 在台興中會的成立. [201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8). 
  3. ^ 外國干政史. [2014-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7). 
  4. ^ 惠州起義與中國革命. [201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5. ^ "孙中山学术研究资讯网"[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刘泽民, 容闳来台湾时间与次数之蠡测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4-12-03,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9/10/16
  7. ^ 司马啸青 <台湾日本总督> P361
  8. ^ 司马啸青 <台湾日本总督> P368
大日本帝国
官衔
文部省
前任:
菊池大麓
文部大臣
1903年7月17日-1903年9月22日
继任:
久保田让日语久保田譲
内务省
前任:
内海忠胜日语内海忠勝
内务大臣
1903年7月15日-1903年10月12日
继任:
桂太郎
陆军省
前任:
桂太郎
陆军大臣
1900年12月23日-1902年3月27日
继任:
寺内正毅
前任:
渡边央
法官部长
1893年4月12日-1896年5月20日
继任:
井上义行
前任:
冈泽精日语岡沢精
陆军次官
1892年8月23日-1898年1月14日
继任:
中村雄次郎日语中村雄次郎
前任:
冈泽精
军务局长
1892年8月23日-1898年1月14日
继任:
中村雄次郎
台湾总督府
前任:
乃木希典
总督
1898年2月26日-1906年4月11日
继任:
佐久间左马太
军职
参谋本部
前任:
大山岩
参谋总长
1906年4月11日-1906年7月30日
继任:
(下一相同头衔:
奥保巩
前任:
长冈外史日语長岡外史
参谋次长(代理)
1905年12月20日-1906年4月11日
继任:
福岛安正
前任:
福岛安正
参谋次长
1903年10月12日-1904年6月20日
继任:
长冈外史
满洲军
前任:
职位创建
总参谋长
1904年6月20日-1905年12月20日
继任:
职位废止
第三师团
前任:
长谷川好道
师团长
1898年1月14日-1898年2月26日
继任:
大岛义昌
监军部日语監軍部
前任:
职位创建
参谋长
1887年6月3日-1892年8月23日
继任:
(下一相同头衔:
大岛久直日语大島久直
前任:
职位创建
陆军大学校
1887年10月25日-1889年11月2日
继任:
高桥惟则
前任:
自己
陆军大学校干事
1887年6月3日-1887年10月25日
继任:
职位废止
陆军大学校
前任:
冈本兵四郎
干事
1885年9月30日-1887年6月3日
继任:
自己
东京镇台日语東京鎮台
前任:
阿武素行
步兵第2联队
1885年5月7日-1885年5月26日
继任:
内藤之厚
统治者头衔
儿玉(源太郎)子爵家日语日本の華族一覧
前任:
陞爵
1906年4月11日-1906年7月23日 继任:
儿玉秀雄日语児玉秀雄
儿玉(源太郎)男爵家日语日本の華族一覧
前任:
叙爵
1895年8月20日-1906年4月11日 继任:
陞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