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拉王国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纳瓦拉王国
Nafarroako Erresuma巴斯克语
Reino de Navarra西班牙语
Royaume de Navarre法语
Regnum Navarrae拉丁语[a]
824年—1841年
纳瓦拉国徽
国徽
1190年欧洲纳瓦拉王国。
1190年欧洲纳瓦拉王国。
纳瓦拉的位置
首都潘普洛纳
常用语言巴斯克语拉丁语奥克语法语以及卡斯蒂利亚语
宗教罗马天主教基督新教结盟宗(胡格诺派)
政府世袭君主制
纳瓦拉国王 
• 1004-1035
桑乔三世
• 1154-1194
桑乔六世
• 1194-1234
桑乔七世
历史时期中世纪至近世
• 起义对抗法兰克王国
824年
• 更改国号
1004年
• 与富瓦伯国英语County of Foix结为共主邦联
1479年
• 阿拉贡并吞南部
1512年
• 北部与法兰西王国结为共主邦联
1589年
• 北部并入法国
1841年
前身
继承
加斯科涅公国
法兰西王国
卡斯提尔联合王国
今属于 法国
 西班牙
纳瓦拉王国 (1463-1530)
    1463年失地
    上纳瓦拉:1512年失地
    阿尔布雷家族领地
    富瓦家族领地
    下纳瓦拉

纳瓦拉王国(西班牙语:Reino de Navarra巴斯克语Nafarroako Erresuma;法语:Royaume de Navarre),原名潘普洛纳王国巴斯克语Iruñeko Erresuma),是一个控制比利牛斯山脉大西洋沿岸土地的欧洲王国。

王国历史[编辑]

中世纪早期,纳瓦拉自治区居民以巴斯克人为主。位于埃布罗河加龙河之间的土地叫作“巴斯科尼亚”,在卡斯蒂利贵族统治之下被联合起来。在穆斯林入侵和查理曼法兰克帝国扩张之后,这片土地被分裂,并最终于九世纪时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和潘普洛纳王国。经历了封建制,并受到它的强大邻居阿拉贡卡斯蒂利亚法国的影响。

6世纪的伊比利亚半岛在西哥特人的统治下没有发生地震式的政治事件。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国王们在保留罗马的旧有行政方式上比墨洛温王朝统治者们更成功些,特别是在估税和收税方面。他们在统治早期比墨洛温王朝缺乏一个宗教方面的重要优势,因为信奉亚流派的西哥德统治者与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罗马人以及犹太教臣民在信仰上并不统一。

711年4月29日,“塔里克的山峰”塔里克·伊本·齐亚德带领刚皈依伊斯兰教不久的柏柏尔人军队在直布罗陀登陆,开始一连串的征服行动,瓜达莱特战役不是一次孤立的柏柏尔人袭击,它是一系列跨过直布罗陀海峡的柏柏尔人突袭的延续,这些突袭者在之前已洗劫了伊比利亚南部的几个城镇,可能自705-706年征服丹吉尔以来,柏柏尔人就开始了骚扰。

711年,贝提卡公爵罗德里克瓜达莱特战役战败并被入侵的穆斯林杀死,其遗孀埃吉洛娜据传与西班牙的第一位穆斯林总督阿卜杜勒·阿齐兹·穆萨·努赛尔结婚。西班牙伊斯兰教将领塔里克·伊本·齐亚德征服,此时另一个国王阿基拉二世英语Achila II统治了西哥特王国的东北部巴斯克,他与罗德里克的关系尚不明确。阿基拉二世英语Achila II的硬币据调查比罗德里克的要多,调查结果尚在领土部份两人没有重叠,西哥特王国可能在曾被分为两派统治。从后来的中世纪基督教编年史中推断,罗德里克的前任维蒂扎对犹太人的温和政策引起了反对,导致罗德里克阿基拉二世英语Achila II发起政变。

由于两人的严苛统治,导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犹太人摩尔人巴斯克人倭马亚王朝军队部队提供了帮助。穆斯林著作《轶事集英语Akhbār majmūʿa》记载,考拉·亚胡迪西班牙语Kaula al-Yahudi统领着一支由犹太人和柏柏尔人组成的混合部队,在作战中表现出色。[1] [2]穆斯林胜利之后,犹太人占据了多个城市,甚至被穆斯林委托驻守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托莱多[3]历史学家汤普森说:“无论西哥德人迫害犹太人的理由是什么,这都导致了发起迫害的人的彻底灭亡。”[4]但是,《莫扎拉比编年史》并未记录犹太人参与了穆斯林。

778年,法兰克君主查理大帝南下进军受挫,他率领兵将穿过龙塞斯瓦列斯山口回朝时,遭到巴斯克人伏击。778年8月15日傍晚,造成法兰克军队大量的损失,包含数位最重要的贵族成员,以及辎重的被掠夺,可能其中有所有穆斯林在萨拉戈萨进贡的黄金。攻击方在成功后,巴斯克人乘著夜晚的优势逃跑了。

824年,巴斯克人独立建国,以庇里牛斯山为界卡斯蒂利亚、潘普洛纳和阿拉贡、索夫拉韦西班牙语Sobrarbe里瓦戈尔萨西班牙语La Ribagorza(后来的阿拉贡王国)和帕拉斯成为拥有巴斯克人口的主要区域实体,当地的巴斯克地区领导人伊尼戈·阿里斯塔加冕为潘普洛纳国王,并领导了反抗法兰克区域政权的斗争,所建立的国家到905年改称为纳瓦拉王国

费尔南多二世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伊斯兰教国家格拉纳达(1492年),从而结束了西班牙历史上的收复失地运动

1509年,费尔南多以摄政名义架空自己的女儿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娜并将其囚禁。费尔南多于1512年后吞并了纳瓦拉王国的南方领土(上纳瓦拉)并宣称继承纳瓦拉王位,达成西班牙全境唯一的实权君主,从而使西班牙全境政治达成统一,1516年费尔南多死后,胡安娜的长子卡尔以与母共治的名义继位,即神圣罗马皇帝卡尔五世,因而建立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并为了独揽大权继续将胡安娜囚禁至死。1524年上纳瓦拉成为西班牙统一王国的一部分。期间纳瓦拉的北方(下纳瓦拉)以庇里牛斯山为界,依然保持独立,仍称纳瓦拉王国。

母亲为纳瓦拉女王胡安娜三世,父亲为波旁家族纳瓦拉配国王安托万·德·波旁纳瓦拉的亨利三亨利之战取胜(1585-1589年,有的说法是1584-1593年;三亨利指:亨利三世、吉斯的亨利、纳瓦拉的亨利)成为于1589年成为法国国王,使得纳瓦拉王国与法国成为同君联合,1620年被正式并入法国,纳瓦拉的剩余部分被整合进法国

亨利即法国波旁王朝第一代君主亨利四世,他的四世孙后来成为西班牙国王,即费利佩五世,创建了西班牙的波旁王朝。

1833年,西班牙君主不再自称纳瓦拉君主。随后时期的国家治理最终于1841年实现统一。 侯赛因分别并入法兰西王国和西班牙。

参考文献[编辑]

  1. ^ Jewish Encyclopedia, s.v. "Kaula al-Yahud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Arie Schippers (1994), "The Jews in Muslim Spain", Spanish Hebrew Poetry and the Arabic Literary Tradition: Arabic Themes in Hebrew Andalusian Poetry, 43.
  3. ^ Bachrach (1973), 32.
  4. ^ Thompson, 316; Bachrach (1977), 26, agrees.
  1. ^ Es el único nombre recogido en la documentación oficial emanada de la Cancillería Real de Navarra. No se conoce, ni se encontrado aún, registro o documento donde se formule su nombre en otra lengua, salvo las empleadas en la documentación, en latín, en occitano. Tampoco fuentes externas, como las árabes, mencionan otra denominación, si acaso Bilad Navarra, como afirma Ricardo Cierbide (véase la bibliografía). El mismo filólogo menciona fuentes carolingias hablando de hispani wascones y navarri (no se usa conjunción disyuntiva, 'o', sino copulativa, 'y', como si fueran próximos, pero no lo mismo); incluso se distinguen Navarri et Pampilonensis. Véase en Template:Cita Harvard Luego afirma Cierbide que son lo mismo, pero no razona por qué considera que sean los mismo y no próximos, o vecinos, aún siendo un investigador filológicamente muy riguroso. Sin embargo, por poner un ejemplo de contraste, sí existen evidencias documentales medievales de Iruña como denominación vasca de Pamplona pero en referencia a la ciudad no al reino; es decir, tampoco hay en la documentación preservado tal denominación del reino de Pamplona, precedente del reino de Navarra. Véase sobre las lenguas usadas en la documentación, a modo de ejemplo, este artículo: Template:Cita publicación O este otro: Template:Cita publicación

相关索引[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