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澳大利亞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澳大利亞

Flag of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Flag of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Coat of Arms of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Coat of Arms of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Location on the world map

澳大利亞聯邦,通稱澳大利亞,是全球面積第六大的國家大洋洲最大的國家和南半球(僅次於巴西)第二大的國家。澳大利亞國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曼尼亞島以及數個海外的島嶼,面積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與其隔海相望的東南近鄰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亞,北邊是巴布亞新幾內亞西巴布亞東帝汶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陸,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陸板塊,也是地球上最大的島嶼。澳大利亞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烏魯汝。澳洲和美國是並列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最多的國家,同時擁有極少數僅產於澳洲的珍貴動植物物種,如鴨嘴獸。澳洲是全球第12大經濟體,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排名世界第5,並被瑞士信貸集團列為世界財富中值最高的國家。澳大利亞的軍事支出排名世界第13。並在多項指數與排名例如生活素質,健康,教育,經濟自由度,公民自由度與政治權利中名列前茅。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聯合國20國集團英聯邦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成員。


特色條目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十字勳章澳大利亞授勳制度中的最高榮譽,用於取代發放給澳大利亞人的維多利亞十字勳章。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十字勳章旨在獎勵「面對敵人時,敢於做出最英勇的行動、或是表現出卓越的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或是最徹底忠於職守的人」。1991年1月15日,澳大利亞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簽署制誥,詔准創設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作為澳大利亞人的最高榮譽,其優先級別高於澳大利亞授勳制度中原有的任何勳章、獎章和其它嘉獎。這一勳章的授予人選由澳大利亞國防部長決定,既可以是澳大利亞軍人,也可以是其他人士。獲得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名字後面加上勛銜簡稱VC。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由國防部長推薦獲得人選,君主批准,再經澳大利亞總督授予。2009年1月16日,馬克·唐納森成為這一勳章的首位得主,他因在阿富汗烏魯茲甘省冒着強大火力營救聯軍部隊翻譯而獲此褒獎。


精選傳記

伊恩·索普澳大利亞游泳運動員,出生於悉尼。索普曾經在48小時內3次刷新世界紀錄,總共獲得了5枚奧運金牌、3枚銀牌與1枚銅牌,是迄今為止獲得金牌數最多的澳洲人。在2001年世界錦標賽中,索普成為史上第一位在一屆世錦賽贏得6枚金牌的選手。索普生涯共贏得11枚世錦賽金牌,位居史上第2位,僅次於美國選手菲爾普斯。索普是史上首位被《游泳世界雜誌》4度選為世界年度游泳運動員的選手,也是1999年至2003年的澳洲年度游泳運動員。索普總共打破13項長池的世界紀錄,並且是奧運史上唯一一位在一屆奧運中獲得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與400米自由泳獎牌的運動員。索普在2006年11月21日宣佈退役。

分類


精選圖片

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禮
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禮

第二十七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此乃奧運史上,繼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後第二次由澳大利亞舉辦之奧運會,亦為南半球所舉辦的第二次奧運會,全球199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28個大項、300個小項的角逐。該屆奧運會主題曲為澳洲女歌手Tina Arena主唱的「The Flame」。本屆奧運會中獲得獎牌數最多的五個代表團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中國、澳大利亞和德國。

Photo credit: Robert A. Whitehead

你知道嗎?

歡迎參與

條目請求:
需要擴充或翻譯的條目:
需要專家關注

相關專題

WikiProjects
澳大利亞專題

此專題是旨在協調澳大利亞相關條目的翻譯與撰寫,和相關的討論。

有關主題

什麼是維基專題?

主題

維基媒體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清除伺服器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