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拜占庭帝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Portal:拜占庭

東羅馬帝國
Imperium Romanum
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

展示拜占庭帝国疆域变化的动态图片

東羅馬帝國羅馬帝國於公元286年實行東西分治後,於原帝國東部(相對於西部的西羅馬帝國)分離出的政權;其被當時的西歐世界視為有別於古羅馬的新政權,故其滅亡後西歐學界普遍稱之為拜占庭帝国。然而其國祚一千餘年期間仍自稱罗马帝国拉丁語Imperium Romanum希臘語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中古希臘語Βασιλεία Ῥωμαίων 转写:Basileía Rhōmaíōn)、公民皆自認為罗马人(中古希臘語Ῥωμαῖοι 转写:Rhōmaîoi),而非“拜占庭人”或“希臘人”。帝國位于欧洲东南部,领土曾包括三大洲的亚洲西部非洲北部,是古典時代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時期稱其為lǐn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東羅馬帝國雖然文化上有變化,但名義上就是原羅馬帝國存續下來的政權。主流观点之一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开始的标志。另一主流观点认为,395年最后一位统治整个罗马帝国的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的去世,标志东罗马帝国的开始。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分治)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阅读全文……

特色条目

斯科普里北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也是馬其頓最大的都市,馬其頓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在斯科普里。斯科普里也是馬其頓的政治、文化、經濟、学術的中心都市。斯科普里在古罗马時期的名稱是斯庫皮。斯科普里附近地區自約公元前4000年以來就有人居住。在今日斯科普里市中心的斯科普里城堡附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集落遺跡。1世紀前夕,集落被羅馬人攻克,成為羅馬軍隊的野營地。羅馬帝國在395年分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斯庫皮由首都位于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統治。在中世紀的早期,拜占庭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爭奪巴爾幹地區的霸權。972年至992年期間,斯科普里是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首都。1282年開始,斯科普里由塞爾維亞統治。1346年,塞尔维亚帝国將斯科普里設為首都。1392年,斯科普里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奧斯曼人稱斯科普里為于斯屈普。斯科普里在此之后被奧斯曼統治超過500年,是于斯屈普帕夏桑扎克的首府。之后又是科索沃州的首府。在這一期間,市內建造了許多著名的東方樣式的建築物。在1912年巴尔干战争期間,斯科普里被塞爾維亞王國征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斯科普里成為新建國家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后成為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战時期,斯科普里被轴心国國家保加利亞王國軍隊佔領。1944年,成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加盟國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斯科普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得到了急速的開發。但因1963年發生了地震,其發展一時停滯。1991年,斯科普里成為自南斯拉夫獨立的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斯科普里位于瓦尔达尔河的上流,地處連接贝尔格莱德和雅典的巴爾幹半島南北走廊中央。斯科普里的主要產業有金屬加工和木材、紡織、皮革、印刷產業。斯科普里的產業發展除了貿易、物流、金融部門之外,也將文化和體育事業設為開發的重點。據2002年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斯科普里有人口506,926人。而據2010年的兩個非官方的調查,斯科普里有人口668,518人,另一數字則是491,000人。

相关人物

狄奥多拉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王朝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妻子皇后。和丈夫查士丁尼大帝一样,她也被东正教教会封为圣人纪念日为11月14日。

狄奥多拉的名字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上帝的赠礼”,她出生于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一个具有塞浦路斯血统的希腊家庭,处于拜占庭社会最低的阶层,父亲阿卡修斯是塞浦路斯本地人,是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内的驯师;母亲是舞女兼女演员,名字没有记载。

她有天生過人實務智慧,與查士丁尼共同為保守古舊的政權加上新動力。532年的尼卡暴動中,城堡大火,亂軍逼近皇宮之際,查士丁尼差點要棄皇宮逃命,狄奧多拉令他恢復勇氣。她拒絕逃命——宣布準備殉身與皇宮共存亡。因為她的堅定,暴亂終結,而查士丁尼的政權得以保存。

548年狄奥多拉死後,查士丁尼失去賢內助,變得意氣全失、優柔寡斷。而查士丁尼晚年的政策轉變也頗有可能跟狄奥多拉之死有關。

主题

相关专题

刷新服务器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