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社会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会运动

社会运动(英语:Social movement)是由个体社会群体松散组织为了实现推动、执行、抵制、阻止或撤消社会变革变化,而用体制外的策略,来改变现有体制的一种政治现象行动与集体。社会运动被描述为“组织结构和战略,这些结构和战略可能使被压迫人口能够提出有效的挑战,并抵抗更强大和更有优势的精英”。某些观点认为,非营利机构非政府组织,有其社会责任存在,单单有著善意,不代表这组织能负起社会责任,而近来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责任的关注也在增加。

精选条目

波罗的海之路(英语:Baltic Way爱沙尼亚语Balti kett拉脱维亚语'Baltijas ceļš'立陶宛语Baltijos kelias;俄语:Балтийский путь),又称自由之链波罗的海之链,是发生于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大规模和平示威。大约有200万人加入这场活动,他们手牵手组成一个长度超过675公里的人链,穿过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一示威是为了希望世界能够关心三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纳粹德国秘密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该三国被苏联占领。该活动起源于1980年代在西方城市举行的“国际黑丝带日”抗议活动。它标志著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成立50周年。

此事件场景震撼、牵动情绪,在国内外均大收宣传之效。这次活动为波罗的海激进主义者提供了将波罗的海独立问题定位为不止是政治问题,而且是道德问题的机会。苏联当局以激烈的口吻回应,但没有采取任何建设性的行动修补三国与苏联其他地区间日益扩大的鸿沟。示威后7个月,立陶宛成为首个宣告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9月6日,苏联政府正式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独立。东欧剧变之后,8月23日成为波罗的海三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的纪念日,称为“黑丝带日”或“欧洲史达林主义和纳粹主义受害人纪念日”。

精选传记

彼得·耶斯佩尔·达林瑞典语Peter Jesper Dahlin,1980年5月30日),瑞典人权运动者,主要关注中国维权运动,“人权卫士紧急救援协会”创办人之一。 2016年1月3日,彼得·达林被中国警方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罪逮捕。 1月19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公布了他的“认罪”视频,后彼得·达林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证实,被拘禁的23天中接受日夜审问、不准睡觉、整夜不关灯等根据国际公约所认定的酷刑后被命令写悔过书,电视认罪是被中国公安强迫的,事先被要求在镜头前背诵中方指定的稿子。1月25日,达林在获释后被驱逐出境返回瑞典。

彼得·达林的被捕与中国当局公布其“认罪”视频的行为受到了中国大陆媒体、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他是第一位因为支持中国人权运动而遭逮捕拘留的外籍人士,也是中国官媒公布“认罪”言论的第一位外籍人士。评论人士担忧,这表明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寒冬将至。 美国国务院表示,对在中国“疑似被迫认罪”的人数增加感到担忧,这阻碍了中国的法治社会建设。

精选图片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的画作《自由引导人民》(法语: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以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为主题。

Photo credit: Eugène Delacroix

欢迎参与

条目请求:
需要扩充或翻译的条目:
需要专家关注

相关主题

维基媒体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刷新服务器缓存